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中“交易日记”的介绍
索罗斯的投资方法在他的《金融炼金术》的“交易日记”中已有所体现,其中详细记录了他在1985年8月18日至1986年11月7日间的交易情况。这是一个辉煌的时期,量子基金的每股资产净值翻了一番。阅读中我们可以发现,索罗斯会用一些新奇的名词命名我们熟知的事物,比如他称自己的交易为“实时实验”。
交易日记始于1985年8月。回忆起来,里根总统1984年竞选连任成功之后开始减免税收,加强国防建设,美元和股市都出现空前繁荣。外国投资者们欣慰地看到:一个团结的美国不畏苏联压力,正在屹然崛起,而其迅速扩张的经济也欢迎海外投资者的参与。
外资的大量涌入使美元和资本市场在里根任期的早期阶段大幅上涨,这无疑加速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而经济扩张又吸引了更多资金,进一步抬高美元,如此循环。索罗斯将这一现象命名为“里根大循环”,还有人将其比喻为气泡、雪球或者浪潮。所有的繁荣最终都将以衰败告终,最迟能撑到债务清偿成本累积到一定程度,而无力引进新的投资。然而在此之前,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气泡一触即破,还可能引发当地货币迅速下跌,而投机资金也会大量涌出市场。这样就很有可能造成经济滑坡,整体呈螺旋状下降。
索罗斯的交易日记在1985年8月18日开始记录时,他的基金价值为6.47亿美元。有些读者也许记得,在那个时期,投资者都担忧货币供给的不断增长意味着经济过度繁荣,利率走高,随时可能崩溃;而当时的经济最怕“硬着陆”。周期性股票是股市繁荣的最大获益者,在当时硬朗得很,但是那些依靠低利率收益的股票却一路低迷。
在他的交易日记中,索罗斯表达了自己对这种传统观点的质疑。他认为这所谓的“大循环”实际上已经摇摇欲坠,因此他预计美元贬值,利率上扬,引发经济衰退。因此,他放弃从繁荣中获益的周期性股票,而转投可周转股票以及财产保险公司的股份,这使他迎来了历史上业绩最佳的几年。至于货币业务,索罗斯仍不看好美元,而大量买入德国马克和日元。另外,他还认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已濒临瓦解,于是做空石油。
3周之后,情况还是毫无起色。马克和日元双双下跌,而自从索罗斯以7亿美元大举做多这两种货币后——这甚至超过了基金的总价值——他就开始赔钱了。到了9月6日,马克和日元的购买量已接近8亿美元,超出了量子基金总价值近1亿美元。
紧接着,美联储在周日召开了一个由五国财政部长及其中央银行行长共同出席的“广场会议"。那一一晚,美国仍是周日,而香港已是周一,索罗斯果断出手,大量买入日元。日元大幅攀升,索罗斯从中收益10%,他那时的日元持有量高达4.58亿美元。
在9月28日的记录中,索罗斯将“广场协定”回忆描述为“人生中的致命一搏……上一周的收益已超出了过去4年货币交易的累计损失……”潜水4年实在是太长了!这一记述足以体现货币交易着实不易。大获利润及预言得到验证的双重利好促使马克和日元的持有总量由7.91亿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但是股市和石油却表现欠佳,基金价值只能说整体有所上升,每股增加了7.6%,也就意味8%~10%的货币交易利润被其他业务拖了后腿。
索罗斯认为股票市场的低迷也证明了他做空美元是明智的。一个疲软的股市一定有碍于消费者及商业支出。同样,股价的下跌也会减少其作为抵押物的价值,进一步产生抑制作用。
截至1985年11月第1周,索罗斯做空美元的投机已达到顶峰:德国马克和日元的总额达14.6亿美元,几乎是基金价值的两倍。照这样发展,投资还将进步扩大,也就是俗知的金字塔式积加码。这种方式有利于缓解保证金投机带来的严重损失,因为一旦形势发生逆转,即使只是暂时的,外汇风险也会极大。
“我之所以不顾一切地增加我的外汇持有量,是因为我坚信翻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总结了自由浮动汇率的一个规律,就是‘转折时期的不稳定性最大,形成趋势时便会减少’。”这可是对货币投机者重要的提示。
索罗斯还发现很多投机者都没有意识到这条随浮动汇率产生的新规则。事实上,他本人起初也没有意识到,要不然他应该更早就全线出击外汇了,也就会在美元下跌时捞到更大一笔。“等到所有人都调整了自己的套路时,游戏规则就又变了,”索罗斯补充说,“如果官方处理得当,外汇投机的回报率会与风险相当。最后,投机因回报不高而不景气,官方达到原定目标,而那也是我适时停止投机的时候了。”
我希望我的读者瞪大眼睛,好好看看这一段,把握好市场动态。几乎所有关于投机的理论体系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公式过于简单,只掌握了部分数据就用来概括之前的某个特殊情况,而一旦与接下来发生的情况不符,或者出现更准确的数据,之前的努力就全部付之东流。
从过去经验总结出的公式对未来没有任何预示作用,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管中窥豹,毕竟只能略见一斑。公式只能告诉你在这场捉摸不定的游戏中,应该怎样做才能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而要想真正了解市场,则应该拨开迷雾,了解背后的规律是如何产生的。
回到索罗斯的日记,在1985年11月的第1周,他记录了国际锡理事会(Intemational Tin Council,也是一个卡特尔企业联合组织)的解散已预示了OPEC濒临瓦解。他当时在原油市场放空1.8亿美元,还购买了几家炼油公司的股份。理由是,如果原油的价格下降,那么这些炼油公司的利润一定会涨。
在11月间,意在降低政府开支的格拉姆-鲁德曼修正案和可能削减国防开支的里根-戈尔巴乔夫峰会被索罗斯认定刺激股市走强,于是他买入了股指期货。此外,由于国内利率较高,日本的证券市场也不景气。索罗斯觉得既然五国集团已经达成协议将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日本的利率应该下调了。他进一步记录道:购买长期证券的最佳时机是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也就是当收益率曲线反转时。他因此购买了3亿美元的日本债券期货。
至此,索罗斯拥有8.59亿美元基金,持有15亿美元的日元和马克,英镑做空8700万美元;他还斥资6亿多美元下注赌美元。同时,他花10亿美元做多股票和期货,外加近15亿美元做多证券,做空价值近2亿美元的原油。把所有金额加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总体而言,1985年11月,索罗斯大概有40亿美元在市场上操作,依靠自己潜在的8亿美元资金,在不同的市场做多或者做空。
12月8日那天,他说:“我始终坚信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如大家所见,我一直在做多外汇。”事实果真如此,虽然他所坚信的与其8月份所言大相径庭。之后,他意识到“大循环”是用信贷扩张刺激经济、补助军队建设的最后一招,龙卷风过后,一切都将趋于平静。到了11月,事实印证了他的预测:政府开始从全球范围内着手调整衰退的美元,只是力度上有所保留。股票和证券市场价格的全线攀升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更强劲的证券价格有助于美联储降低利率。
因此索罗斯记录道:“股市大繁荣也许很快就来到了。”很多公司被收购,既减少了过度铺张又偿还了漏账,而没被兼并的公司也在减少支出。美元贬值促进了美国的出口。考虑到以上因素,再联系国际经济政策趋于同步,他感觉到形势非常有利,股票很可能再一次飙升。然而美国将如何减少财政赤字,债权国经济将如何振兴,这些问题仍是未知数,但努力解决问题本身就足以给予市场一定鼓励。
至于OPEC,大多数石油输出国都在以被索罗斯称为“反向供应曲线”的模式操作,即价格越低,石油产量越大,以弥补收入不足,因而使价格进一步下跌。于是索罗斯仍旧做空原油。
至1986年1月初,索罗斯已经对他的投资组合作了大幅度调整。反思了自己过去过于乐观的态度,他将美国股票和股指期货额度提高了6.43亿美元,外加把国外投资的股票从4700万美元提升到3.18亿美元,总额达20亿美元。他还把自己的美元债券持有量增加了2.07亿美元,赌美元下跌的金额由5亿美元缩减到零,也就是说美元净头寸已降至量子基金的资产净值。另外,他还扩大了持有的石油空头头寸,升至2.24亿美元。真是翻天覆地的一个月啊!
他记录说:“这次的牛市成功预示了一系列考验将要在市场成熟之前来临;而成熟之时又离崩盘不远了。”未来也许会像他预料的那样,但这期间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1986年2月,他把股票头寸减至12亿美元,到了3月26日,他认准了自己对股票市场的乐观估计是正确的,至少体现在不断下跌的石油价格上。于是他重建美元和外国股票头寸至18亿美元。自1月份以来,他的基金已从9.42亿美元增加到13亿美元。
到了4月,他再次撒回了8.31亿美元的股票投入,但在随后一周他又买回了7.09亿美元——可美坏了交易员! 5月20日,他又卖掉6.87亿美元。这些操作大部分是通过股指期货实现的。
索罗斯持有的股票中,有40%是国内股,2/3是外国股,这些股票都压在三个地方:芬兰市场、日本铁路和房地产股票,以及中国香港房地产股票。如图所示。
索罗斯持有股票的分布
芬兰是一个鲜为人知且股票价格被低估的市场,但却拥有包括诺基亚在内的知名企业。对于后两者是出于同样的考虑:过度的流动性在日本和香港都引发了房地产市场繁荣。尤其是日本铁路,长达十多年这类股票没有动静,而现在也只是以其实际价值的一小部分出售。再者,他们可以借钱投入商业地产谋取利益,因为借钱所支付的利息远比购买房地产获得的回报低得多。
7月份,索罗斯遇到了两种矛盾的理论:第一,我们仍处于大牛市中;第二,石油价格的下跌最终会导致螺旋式通货紧缩产生,而使得市场崩溃。如图所示。
两种矛盾的理论
依照两种对立的理论操作,看起来很奇怪,但投机这行却在很多情况下都行得通,其中也考虑到了投机者的应变能力。如果是两国之间的军事谈判,这被称为“双轨”战略:如果一方不收回导弹,另一方一定不会示弱;而如果其中一方收回,另一方也自然以诚相待。.
我也注意到如果股市同时处于两种压力下,一种是积极的,另一种是消极的,那么它不会像我们理所当然认为的那样达到中间的平衡状态,而是在不定情况下同时在两种状态间摇摆不定。所以你必须时刻警惕并作两手准备。例如,战争会摧毁一个国家,也会毁掉那一国的股市。但另一方面,战争意味着过度支出,产生通货膨胀,因而在战时,投资者往往不会买进正贬值的货币,而是购买实物,包括以股票表示的实物。一场战争通常预示剧烈的价格波动,先是全盘下跌,再一路攀升,像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无论如何,7月末,索罗斯还是再一次被可能产生的熊市激起了好奇心。据他观察,石油价格的下跌给经济同时带来了好坏两种影响。这抑制了美国的石油开采,给其他石油生产国造成严重损失。之后,新的税改法案取缔了房地产税保护壁垒,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而农业也不景气,国防也在缩减开支。更严重的是美元的下跌使得政府更难以减息来刺激经济,因为为了继续持有国内不稳定的外币,高利率是很有必要的。
当世人都信奉“牛市会一直持续”的观点时,索罗斯却看到了相反的可能。那怎么办?他的答案很有意思:“总的原则是我不会把我仍然符合逻辑的任务都停止;而是会在相反的方向,以新的理论另起炉灶。”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同一基金的两位或多位经理在某一时间发现彼此操作南辕北辙。
他举了个会让很多投资者迷惑的例子:“如果我起初全盘投资某一头寸,然后以同样数额做空,业绩会下跌20%,即使对做多和做空产生了同样的影响,我也只能再投入80%做多。但如果我适时停止做空,我就能及时跳出。那样的话,即使做空方面有亏损也比在错误的时候卖掉做多的头寸好得多。”
这个例子运用到实际中还要复杂百倍,因为他可能同时进行几个操作。以下是他7月中旬的操作记录:“周一,也就是7月14日,我购买了标准普尔股指期货,理由是如果我们在技术反应上作一处理,市场应该以高价收盘。道琼斯在之前的周一,即7月7日下滑63点,空头预计将在随后的一周继续下跌,呈现出一个迅猛下挫的熊市。当市场实际上以低价收盘时,我在第二天则反其道行之,到了周末我做空的头寸差不多超过了做多的头寸。我还做空了部分做多的债券,做多了部分国债期货。然后我又大举进入日本债券期货市场,并双倍做空了美国政府债券头寸。所有这些操作的依据是我期望最终能共同采取措施减息,但因为美元持续下跌,美国债券可能消极应对,而日本债券将上涨。”
我们当中有几人能看透这其中的玄机啊?
从这些索罗斯交易日记中摘录出的片段应该已经让读者对索罗斯的操作方法有了直观的印象。这本《金融炼金术》无疑能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