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时,要学会转换,在逆境中,要学会进退自如。如果发现自己状态不佳,表现不尽如人意,就要采取行动,以退为进,而不要铤而走险:当你重新开始时,不妨先从小处做起。”这是长期身处于投资领城的索罗斯给投资者的忠告。
在被问及他获得成功的秘诀时,索罗斯回答说:“我犯的错误很可能和任何投资者-样多。但是,我通常会比较早地发现错误,经常能够在造成更大的损失前就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和索罗斯的一贯作风相符合。正是因为他每次犯错时,都会迅速地承认自已的错误,调整自己的投资方向,或是以退为进,尽可能保证自已损失最小、利益最大。
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索罗斯总是不停地在探索、尝试。在投资领域中,他一向都是领跑者。即使在事业的初期,索罗斯也是不断地突破自己,超越自我。
“双鹰基金”是索罗斯设立的第二支基金。它采用了与第~支老鹰基金不同的投资方式,也就是在当时来说还显得非常陌生的避险基金(亦称对冲基金、套利基金)的方式。这一类型的基金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量还相当少,控制的资产估计不到20亿美元,但是索罗斯十分看好避险基金。共同基金经理人受政府法规的限制,只能投资经理人认为价值会上涨的股票;与之不同的是,避险基金经理人则可以从事更复杂的交易。它的形式是私人合伙结构, 可以不受政府的限制和监督,因而其基金经理人拥有大幅扩张的自主性。
避险基金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同时做空与做多,这样能够避免由于整个产业总体因素造成的风险,同时可以从逆势表现优异的特定公司中获利。而同时拥有多空仓位,可以提高报酬率,也同时降低暴露于市场的风险。双鹰基金在1973年改名为索罗斯基金。资本额约为1200万美元。1979年索罗斯将公司更名为量子公司,基金也随之更名为量子基金。
索罗斯具有过人的分析能力和胆识,他带领着量子基金在许多领域进行投资,并大量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和杠杆融资。他不仅可以在股票的领域悠游自如,更可以投资到商品、外汇、债券和其他资产,并大量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和杠杆融资,从事全方位的国际性金融操作。
在过去30多年的历史中,量子基金的回报率高达30%以上,是业绩最良好的基金之一。然而,1998年,索罗斯投资俄罗斯债券,由于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卢布汇价急速下跌,量子基金所投资的俄罗斯债券价格也狂跌不止,损失惨重,达到20亿美元。
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及由于对日元汇率走势的错误判断让索罗斯遭受重大损失,但索罗斯迅速调整战略,重新回到美国市场,专注于美国科技股尤其是网络股的投资。但是,这次似乎幸运之神依然没有眷顾索罗斯,就在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狂泻30%,量子基金又一次蒙受巨大损失,亏损总额近50亿美元,量子基金大伤元气。在当月28日,索罗斯宣布关闭旗下的两大基金“量子基金”和“配额基金”。同时,索罗斯还宣布将基金剩余部分资产转人新成立的“量子捐助基金”继续运作,并宣称新基金将改变投资策略,与其他的基金不同,它将从事风险低,并且回报也相对较低的套利交易中。这对于一向喜欢高风险、高回报的索罗斯来说,是一次以退为进的战略措施。他所选择的套利交易,是他最早使用也是最熟悉的投资工具之一。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上,套利交易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获利方式之一 。
美国次贷危机在2007年下半年全面爆发,进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中,无论是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都受到了严重冲击。全球股市大幅下挫,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33.8%,包括德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在内多个国家的基准指数都下跌了40%以上,日本日经225指数下跌42.1%,中国、俄罗斯的主要股指跌幅都超过了60%。2008年,恐慌性和被动性抛盘在全球金融市场到处可见,10 月底更是达到了高潮。许多市场动荡不定,在跌跌撞撞中几近失控。在俄罗斯,仅在10月份的两个星期之内,俄罗斯RTS指数就下跌了35%。
在这次危机中,不但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打击,而且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作用、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也受到猛烈冲击。不过,一向擅长在经济危机中逆市赚钱的索罗斯却在此次金融风暴中获利颇丰。金融杂志在2009年3月公布年度赚钱最多的对冲基金经理排名榜中,索罗斯赚到11亿美元,位居排名榜第4位。
这次的投资转换为索罗斯创造了更好的投资利器,不仅带来了更多的获利机会,规避了更多的风险,而且为利润的创造赢得了更大的空间。它使索罗斯的投资方法和策略都更为多样化。此后,量子基金以量子级的增长方式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
面对失败,不大乱阵脚,而是先果断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对投资方向进行调整,这是索罗斯可以如此迅速地东山再起的原因。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量子基金仍处于低迷时期,他也没有贸然前进,而是以退为进,投入自己最拿手的工作中。
作为一名世界级的投资大师,索罗斯一直没有远离金融市场。他以事实向世界一次次地证明,失败从来不会吓倒自己,他已经从失败中走出来,正继续写着自己的神话。
密注市场的非常时期
一个成功的投机者,能做到静如处子,动如狡兔,一旦发现时机,就要像狼一样扑向“猎物”,绝不手软。
很多投资者谈起投机之道时,口若悬河,但一旦要他们“下注”,就显得犹豫不决。纸上谈兵的投机术谁都会,但真要将判断应用在买卖行为时,很多人就缺乏勇气,与“暴利”失之交臂。
很多投资者把投机理论想象得非常复杂,以为对金融规律的深人了解,对市场毫厘不差的精准判断,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准确把握,是投机客必须具备的、缺-不可的要素。
索罗斯认为,不管是投资者还是投机者,参与金融市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赚钱的机会很少而想赚钱的人却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谁更能把握投机的恰当时机,谁就更容易抓住赚钱的机会。也就是谁能选择最佳的出击时间,谁就能取得投机的成功,而投机的最佳时间,就是市场的非常时期。
什么是市场的非常时期呢?让我们看看索罗斯的交易日记: 1985年11月,研了国际锡矿产品会议。细心的索罗斯留意到,与会的代表们不欢而散,这就意味着他们对锡矿产品的开采协调没有达成共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国际锡矿产品期货市场上,锡矿交易额迅速滑落。索罗斯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正面临着内部纠纷,纠纷的直接后果是原油限产政策可能会失效,一旦放松管制,近期内国际市场上原油供量肯定会增加,当供大于求的时候,原油价格肯定滑落。得出这一结论后,索罗斯毫不犹豫地调整“量子基金”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组合,将石油期货和原油开采公司的股票放空,改而购进炼油工业股。很多下属对他的举动很不能理解,索罗斯解释道:原油价格下降,相对炼油公司而言,意味着原料成本的下降,获利空间的增加,如果不出意外,炼油公司的股票升值指日可待。
到了11月底,他的预测成了现实,他投人的1.8亿美元在放空石油期货后大赚,量子基金从中获利甚丰。
“当利空和利多消息同时出现时,股市的反应绝不会像物理学上的平衡原则一样,呈现出中庸趋势,而是会表现出一种剧烈波动的状态:一会儿受利多因素影响,一会儿又受利空因素制约。聪明的人只要能实时利用,就会成为投资的最佳时机。”索罗斯凭借这一条投机术, 使他在1985 ~ 1986年间,名利双收,赢得盆满钵溢,奠定了他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
从关系网中获取投资信息
面对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能够及时掌握有效信息,迅速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对于索罗斯来说是投资制胜的关键因素。在他眼里,任何一条信息,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句话,就可能隐藏着无限的投资机遇,一且你有能力看透并且识别出来,那机会就属于自己。先得信息者称王更是金融领域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作为投资领域的领头羊,索罗斯自然明白其重要性。
要先发制人,先于别人获取市场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广泛关注各界信息,积极参与各界社交团体,勤奋学习各种商业知识,就被索罗斯奉为制胜的法宝之一。作为金融领域的参与者,索罗斯十分明白及时获取有效高端信息的重要性。因此,他十分主动地参与到各国政治团体中去,他在全世界交际广泛,广交身居要职的朋友,这让他能在灿若繁星的众多朋友中找到合适的人,向他们了解世界各地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同时他也很重视其他国际金融权威人士公开发表的看法和他们的决策。
在经济领域获得成功后的索罗斯开始涉足政治领域。其行动之-就是成功地加入了一个十分排外的国际性的俱乐部。这是一个十分高端的政治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成员最多不超过2000人,而每个人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国家经理、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于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索罗斯来说,真的是如虎添翼,让家罗斯在投机事业上更加迅速攀升。
在这个以国家政治领袖为主要成员的俱乐部里,索罗斯是少数的几个经济领域人物之一。虽然他不能以政治身份左右世界政局,却能十分成功地以自己的经济影响力在这里拥有并不低的地位,在其中发挥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其实,那些政治人物都想要结识索罗斯,想听听他对世界经济的分析。而与这些人的交往也让索罗斯可以直接了解到各个国家的领袖对一些重大事件的看法,了解他们将要做出什么样的决定,甚至会提前知道一国在经济策略上将要做出的改变。而这些重要的信息,其他人只能从新闻报道上获得,不但时间要晚很多,而且还都是些经过了多层过滤的东西。
因此,在很多人看来,索罗斯掌握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一个相当于孙悟空一般的手眼通天的大人物。因为,与他们相比,索罗斯总能及时的接触到各个国家的领导人。比如,他可以和某国财政部长一起进餐,他可以和某国中央银行行长同场打球,或者札节性地拜访某国家总理。或者,与这些重要人物共进早餐或晚餐的时候,他们会无意中透漏出有关提高利率或货币贬值的相关问题。而富有洞察力和敏锐观察力的索罗斯总能够迅速地抓住这些信息,收归已有。
在外人眼中,这也许只是一种十分轻松的娱乐消遣,但索罗斯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在与这些国家重要人物的直接接触中,总是能够从他们那里得来重要的信息。另外,他还会有机会参与一些有关金融政策制定的会议,那时,索罗斯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影响他人。比如说,在20世纪80年代初,索罗斯就被邀请到英格兰银行,与许多重要人物共同讨论如何通过紧缩银根的办法来重振金融市场。在这样的双向交流中,索罗斯就能够及时掌握金融政策的变动和调整趋向,及时做出相应的投资调整和反应。
索罗斯自己也说,同这些“大人物”的接触,使得他能够“获得了对事件的最感性、最真切和最直接的感受”,这让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一国政府的态度,判断出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或者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会引起经济领域什么样的变化。
确实,与高层人物的交往使索罗斯受益匪浅。索罗斯通过自已建立的关系网,积极地与各界人士的沟通和交流,总能让自己及时察觉金融领域的投资先机。在这种关系中,索罗斯不仅能接触到许多宝贵的信息,更有机会从全球的视野和高度去刺探整个金融市场,从而清晰地把握投资走向,为正确投资提供值得借鉴的有价值信息,准确抓住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