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蚂蚁集团首发上市是近期沪港股市最为轰动的大新闻。
轰动之一,是其募资之巨。蚂蚁原拟在沪港两地各发行16.71亿股,因认购空前,目前A股已启动超额配售、再增发15%,按68.8元/股的发行价格,仅A股就将募资1321.86亿元,加上H股募资1335亿港元,两地约可募资2470亿人民币,折合369亿美元。不仅大大超过蚂蚁之“母”阿里巴巴当初在美国上市募资250亿美元,而且超过史上最大IPO沙特阿美的294亿美元。
轰动之二,是其认购之火。据报道,蚂蚁在香港招股引发万人排队、2小时抢光,2000亿杠杆资金涌入,多家券商交易网络拥堵;到了A股市场,更有19万亿资金蜂拥打新。在启动超额配售、网上首发由6683万股回拨增至35085万股之后,超额认购仍高达333倍!
轰动之三,是其市值规模之大。按超额配售启动前发行股份,其总市值已达2.1万亿,超越A股市值老大茅台的2.09万亿;加上超额配售股份,如果上市股价涨50%,总市值就将超过3万亿!不仅稳稳占据市值老大位置,而且终于改变A股市场一说白马蓝筹不是金融地产,就是“XX茅”,基本不见科技股身影的尴尬局面。
但是,蚂蚁上市也带来了某种担忧。
首先是对市场资金面的巨大冲击。本次蚂蚁A股募资1300多亿,其中有80%系战略配售,网上摇号也就3.5亿股,配售资金240亿元。但这240亿元可不是小数,今年最大 IPO 中芯国际,发行19.38亿股,募资532亿元,但网上认购也就5亿股、吸纳资金130亿元,7月16日中芯国际上市之日,也成了A股阶段顶部之时。更何况认购蚂蚁的相当一部分资金,系散户购买基金而来。数日后上市,仅3.5亿股接盘资金就需数百亿元;而科创板一天成交也就200来亿元。接下来,6个月后,网下认购新股也将上市;后面还有12月、24个月的战略配售股接踵而来。
其次是如何看待蚂蚁的估值。众所周知,蚂蚁原名蚂蚁金服,上市前不久改名为蚂蚁科技,如今名为蚂蚁集团。谁都知道,在A股市场,金融股的估值是最低的,银行仅5-6倍,保险10来倍,券商也就20倍上下;而现在蚂蚁近12个月的TTM市盈率为48倍。
那么,未来蚂蚁能否维持40-50%的成长空间呢?
今年1-9月,蚂蚁的毛利增长高达74.28%,但那是在疫情期间数字金融增长强劲,以及今年9月以后,蚂蚁停止向阿里巴巴支付许可使用费和软件技术服务费所致。之后还能维持这么高的增长吗?
要分析蚂蚁的估值,就得看看它的业务构成。招股书显示,蚂蚁的业务主要为三大块:数字支付(支付宝)约占36%;数字金融(包括理财、花呗、借呗、微贷、保险等)约占63%;创新业务(包括区块链及数据库科技创新等)约占1%。
客观地说,支付宝作为“国民APP”,用户达10亿户,增长空间已经不大,实际上,该部分收入占比近三年来不断下滑。在占63%的数字金融中,微贷占到其中的39%。是的,淘宝网上有8000万家商户,这为公司的小微贷款打下了坚实基础,加之蚂蚁的大数据清晰地掌握着这些商户的资金往来,坏账率较低;但毕竟年化贷款利率达10%。供消费信贷的花呗、借呗年化借款利率更达14%(按日利率万分之四乘以365天计算)。
有行业研究员分析,其信贷业务爆发式增长的红利期已经过去。
在监管规范民间借贷市场,数字货币多领域多场景渐行渐近等背景下,蚂蚁要在支付与商家服务和微贷平台业务之外,开拓更多元的创新业务,以平衡优化其收入结构。但这不是短期内所能达到的。
综上所述,希望蚂蚁上市后涨幅不要太高。如今,网上已有论者称,“目前已上市科创板股票上市首日算术平均涨幅为161%、中位数涨幅123%,以此对应,蚂蚁集团中一签500股、发行价68.80元估算,首日大概赚4.23万元至5.54万元”云云。如果蚂蚁首日上市真的涨123%,则它或许免不了走中芯国际的老路,A股可能也会一蹶不振。
一个颇有意思的数据是,自蚂蚁集团启动招股上市后,其母公司阿里巴巴港股一周来股价从298港元至293港元,不涨反跌;相反,腾讯股价却从561港元至591港元,涨5.3%。为什么蚂蚁上市,“鹅厂”先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