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公司与价值型公司的弊端
不管是投资成长型公司还是价值型公司,都要面对至少以下四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与缺陷:
(1)糟糕的留存收益再投资。
任何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都可以将税后利润以股息、再投资或者二者兼有的形式向持股人进行派发(对持股人而言,股份回购显然不是净利润收益,也不是现金收益)。不管对价值型公司还是成长型公司来说,如果管理层利用留存收益进行的投资操作不理想,那么这种对持股人资金的滥用行为将会拖累公司的利润回报。而从长期来看,股市也会毫不留情地让这种公司的持股者尝尽苦头。
(2)预测未来需要目光远大,也需要保守谨慎。
尤吉•贝拉曾经说道:“做预测实在太难,尤其是预测未来的情况。”不管你是投资价值型公司还是成长型公司,你都需要寄希望于企业未来的表现。假使你投资的是价值型公司,你就得日夜祈祷,希望该价值型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企业管理态势与业务状况。如果企业支付股息而你又用这股息进行了再投资,你则希望未来的利息不要再低得没有天理。而如果你投资的是成长型企业,你则会希望公司可以实现满意的增长率,并且管理完善。某种程度上,投资股票需要发挥一点儿投资者的想象力,要能想象到未来可能的收益。但是这种想象又必须以一种忧患的意识加以调和。总之,投资者最好始终保持一种审慎乐观的态度,在投资之前发挥想象力,想象公司辉煌的未来,并同时又保证这个愿景不超出合理范围。
(3)公司吝于支付股息。
大部分公司(价值型公司与成长型公司)的管理者都倾向于过髙估计其自身对留存收益的再投资能力。这意味着他们会倾向于采取一套吝于支付股息的政策,而这一政策实际上侵犯了持股人的利益。对于零增长性质的价值型企业而言,管理层经常会努力将收益平均分配到各种可能促进企业全方位增长的投资里。但这种举措往往涉及到其他公司的并购,而这种并购却经常让投人的资金得不到合理的回报。相反,管理层首先应该承认自己是零增长公司,然后将全部利润以股息的形式支付给股份持有者。当下很多成长型企业都拥有着顶尖的商业模式,它们不但能够实现自身的高速增长,同时还可以产生额外的现金。像苹果、思科这类公司,现在在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上有数百亿美元的现金,但这些公司却从不支付股息。这种拒绝支付年度股息的行为会大大伤害这些公司的长期持有人。
(4)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差额不会缩小。
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说过,股票市场短期来看像是一台投票机,而长期来看则更像是一杆秤。这个比喻隐含的意思就是,股票的价格与公司的价值从长远来看会趋于一致。然而,还有这样一种可能,即股票价格可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持续低于其内在价值。如果投资者预期的股票回报大部分是来自于股票价格与内在价值差额的缩小,那么,由于差额缩小速度的延长与延后,这种操作只会导致该股的收益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