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股市分析]精彩!长三角的短板 补上了!
这一刻,合肥与上海60多年的交情,有了成果!
6月1日,第一财经给出了新一年份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城市等级排行。
这里面一线新一线基本没啥变动,都是老面孔,该在哪儿还在哪儿,唯一值得关注的,是去年的昆明和宁波,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排在最后的合肥和佛山。
佛山由于身处万亿俱乐部,又长期呆在广州旁边,曝光率高,争议似乎不算大。
合肥可就没这么好运了,GDP2019年只排在全国第21,又来自不咋富裕的长三角吊车尾省份安徽,一下子饱受争议,吃瓜群众替落榜城市打抱不平。
相比其他的新一线,合肥的账面数字的确很弱,这点不可否认。
但是你光比账面,那还排这榜干啥?统计局数字拉出来就完事儿了。
别忘了,这是个商业魅力榜,什么新一线无非是噱头。
论商业价值,那合肥上来合情合理。
因为,它将会是未来上海在长三角最大的合作伙伴,联手唱一出“双城记”!
长三角格局 暗潮澎湃!
为啥这么说?
长三角是全国最富饶的地区,三省一市占了全国经济的四分之一,人杰地灵,要给上海找个匹配的搭档一点儿不难,甚至还能排上队,怎么就轮着“穷小子”合肥了呢?
这个,主要还是要从大局上来说,并不是谁强,就和谁一起倒腾的。
长三角具体是个什么分布?
这是一个由三省一市组成,以上海为中心,并以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连带着各个重要的支点城市,编织起来的一套巨大的城市网络。
这个巨大网络的功能,就是把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的光和热给导流出去,再经由各个副中心放大,对至少整个华东地区进行辐射影响,只会爬的带着能走了,能走的带着跑起来了,那作用就到位了。
同时这个巨大集合体还会产生巨大的虹吸作用,把所惠及部分的人才啊资金什么的再倒吸回来,强化上海以及长三角各市,再进一步释放能量,如此循环。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各个副中心城市都会加速建立起自己的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这些都已经是讲烂了的,甚至是一些重要节点城市,比如徐州宁波之类的,也都在暗自规划,蠢蠢欲动。
那么问题就来了,上海在这里面自己的盘算就是,怎么把自己的触手伸得更长,从地理位置上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已经是处在长江的入海口上,再往东就进海了。
那对它来说,目前最好的选择,也就是三个省的省会城市。
好办,选一个呗就~
选南京?不妥,“徽京”老谋深算,沉得住气,这些年与苏州的差距越来越小,提高自身首位度的同时,出类拔萃的高校给它带来的人才资源也是有目共睹(半数毕业生都会选择留在南京,而且江苏城市人才流入最多的城市也是南京,想想都怕),还悄咪咪发展着地下空间,一下子就登上了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第一位,不得不防。
况且南京已经很强,又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对安徽比如滁州、芜湖、马鞍山等地有着天然的辐射作用,自身也有名企傍身,苏宁、长安马自达总部、悦达中国总部等等一个不少,身边的几个小弟城市比如镇江也非常愿意加入南京大家庭。
这时候再给它继续做大做强,那上海的辐射到了镇江那儿就该止步了,现在没止住也就是因为南京辐射还不够强。
那选杭州?也不妥,杭州所图过大。
杭州本事虽大,但却不能为上海所用。杭州自身的数字经济占了GDP的三成,这也足以让它自称数字经济之都,何况阿里这么个巨人也落户杭州,还不提网易的游戏工作室之类的也都在此,这让杭州的数字经济在长三角可以说是横着走的。
不光如此,杭州这两年还特别高调,到处拉人才不说,还要搞数字经济副中心,放在了离它目前两小时车程的衢州,这一下子把盘子可画大了,就这还不够,还要搞自己的大湾区,并且让衢州充当自己深入内陆地区的通道,看看做法,和上海很相似。
所以这俩老兄是上海不太想碰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都已经很有段位,助推一把那局面就更加难以控制。
因此,“穷小子”合肥才是上海目前最佳的选择。
而且,严格说起来,合肥和上海,那可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
从芳草牙膏 到美菱冰箱
合肥和上海,关系并不一般。
记得以前去合肥玩,途径一处老厂房,亲戚看我好奇,就介绍了一波,说那是以前上海迁来的厂子,几十年前合肥刚“出生”不久,上海那边迁过来援助发展的,这个厂也只是其中之一。
的确如此,上海对于合肥的资助,真的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
推荐一篇名为《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厂内迁合肥》(吴健,2018)的研究,其中有提到,五十年代的上海,汇聚了差不多全国五分之一的工业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工业中心。
而1954年的上海轻工业企业,由于原料不足等问题,混得并不算好,并未达到预期增长,因此迁移成了活命的方式。
而此前两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才刚刚在合肥市成立,合肥这个新手省会,在当时,不过是一个区区五万人的消费城市,急需资源发展。
省会是要带领全省发展、作为全省中心运转的城市,产业一定要跟上!
但是那会儿绝大多数地方都穷,合肥更是如此,靠自己整那是没戏的,借助外力,报团取暖才是求生之道。
于是在安徽的积极主动,以及上海的努力配合下,1954年,上海企业内迁合肥的行动开始了,在经过1956年的峰值之后,整个五十年代,上海一共援助了合肥60来家企业。
不客气的说,合肥,起码有一半是上海帮着建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