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刻胶概念股容大感光股价“闪崩” 今年以来涨幅达183%
10月23日,容大感光(300576,SZ)盘中直线跳水,股价一度逼近跌停,下午收盘跌幅为16.14%,报收57.76元/股。除容大感光外,同属光刻胶概念的南大光电(300346,SZ)同样跳水,最终同步大跌10.87%。
进入2020年以来,容大感光股价一路飚升,此前也因股价多次达到异动标准遭到问询,公司回复称,主要系市场利用近年来热门的概念“5G、芯片、光刻胶”进行炒作投机所致。
实际上,容大感光目前的光刻胶业务规模并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2018年、2019年,容大感光光刻胶及配套化学品营收分别为1376.45万元、2107.59万元,营收占比分别是3.25%、4.63%;同时,容大感光此前还披露,公司在光刻胶项目共投入3000余万元,事业部有18名员工,其中有8名工程技术人员,专门从事与光刻胶业务相关的技术研究开发。
10月14日,容大感光股价最高触及73.39元/股(前复权),创下上市以来新高,总市值突破110亿元;10月22日,其股价报收68.88元,总市值仍在百亿以上。
不过,容大感光的百亿市值,在10月23日早间没能守住,当日上午,其股价在几分钟之内由开盘价(68.88元)附近直线跌破60元关口,最低触及55.26元/股,下跌幅度达到19.77%,接近跌停,最终,报收57.76元,市值蒸发1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容大感光的百亿市值积累主要来源于今年以来的股价飙升。2019年12月初,容大感光股价在14元以内,但进入2020年以后多次收获连续涨停,截至10月23日收盘,容大感光股票年内涨幅达到183%,同期板块涨幅为27.69%,大盘涨幅为25.86%。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容大感光还因股价问题收到关注函,当时,交易所提出疑问,称今年1月1日至5月8日,容大感光股价累计涨幅达134.30%,并于2月17日、3月17日、4月2日、4月30日共四次达到股价异动标准,要求公司核查相关事项并作出说明。
当时,容大感光解释称,公司股价出现大幅上涨,且严重偏离创业板指数、印制电路板指数、光刻胶指数及同行上市公司,主要系市场利用近年来热门的概念“5G、芯片、光刻胶”进行炒作投机所致,与公司的生产经营、发展规划无相关关系。
股价攀升并受到关注的同时,记者查询发现,2016年12月上市的容大感光,2018年发生2次董监高减持,分别是公司董秘、副总经理蔡启上,副总经理陈武;2019年共发生3次董监高减持,两次来自蔡启上,一次来自监事魏志均;而今年以来,容大感光共发生20次董监高减持,减持人员除上述人士外,还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等。
容大感光曾在公告中披露称,股东减持公司股份行为系因个人资金需求且基于对股票二级市场交易情况的自行判断而进行的操作。
股票走强的背后,是容大感光光刻胶业务的备受关注,这家被宣传为我国首批PCB感光油墨生产制造商之一的企业,如今已被深深打上“光刻胶”烙印。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其业务构成等数据却发现,光刻胶业务在容大感光的业务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未来重点拓展的领域,但其业绩贡献实际并不大。
根据披露,容大感光光刻胶系列产品分为紫外正性/负性光刻胶和配套化学品。2017年~2019年,容大感光营业收入分别为3.63亿元、4.23亿元以及4.55亿元,同期“光刻材料及配套化学品”营业收入分别为1074.63万元、1376.45万元以及2107.5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是2.96%、3.25%以及4.63%。
记者了解到,容大感光光刻胶的生产计划根据销售订单制定,2017年~2019年,其光刻胶年产量分别为122.53吨、152.15吨以及197.11吨。
今年6月,容大感光披露,其“年产1000 吨光刻材料及其配套化学品项目”已于 5月底开始投入生产。同时,该项目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需经过试产、小批量生产、量产的过程,产量达到设计产能仍需要较长的时间;此外,容大感光此前披露,截至2020年3月31日,光刻胶项目共计投入3174.17万元,其中以首发募集资金投入2034.12万元,以自有资金投入1140.05万元;截至今年5月,公司光刻胶事业部共拥有18名员工,其中有8名工程技术人员,专门从事与光刻胶业务相关的技术研究开发。
容大感光此前称,光刻胶项目已经研发多年,但与国际相关竞争对手相比,在研发水平、产品性能、资金投入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未来能否大规模进入市场,能否逐步缩小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仍然面临诸多的技术挑战并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光刻胶项目对我公司来说依然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我们做好长期的攻坚准备。”今年5月,容大感光回复关注函时如是表示。
10月23日下午,记者通过电话及邮件联系容大感光,但公司人士称董秘及证代均已外出,将会转告记者的采访需求。截至截稿,记者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