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总理记者会11个问答释放从容信号:稳就业、宏观调控、科技创新要这么做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后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回应中外记者关切的问题。李克强一共回答了11个问题,围绕就业、疫情防控、经济增长目标、医保报销、科技创新、中美关系、企业减负、教育医疗短板、外资等话题展开。
2020年我国GDP突破100万亿元,物质基础更加丰厚,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总理记者会现场,的确感受到更多的从容应对的氛围,无论是今年经济目标设定,抑或是打牢基础研究的根基,都在强调行稳方能致远,追求高质量增长。
李克强表示,今年6%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这个速度不低了”。我们不是在定计划,而是要引导预期,巩固经济恢复增长的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增长。也需要与明后年的目标相衔接,不要大起大落,避免扰乱市场预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极大不确定性。经过反复权衡之后,2020年我国罕见地未设定经济增长目标,但仍然坚持制定就业目标。
李克强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2020年若能实现90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就能有经济的正增长。有就业就有收入,可以带动消费,拉动经济。
2020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超额完成就业目标,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在5.6%,经济实现2.3%的增长,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不过,也必须要指出,2020年我国就业质量有所下滑,存在在岗不满员等问题。
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预期在6%以上,还要求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5%左右。“十四五”规划纲要并未对今后五年提出具体经济增长目标,但要求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决策层对就业的重视,可见一斑。
李克强直言,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2.7亿农民工提供工作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1年就业压力比较大,2021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900万人,中专技校毕业生有几十万。由于海外疫情蔓延,部分原本打算在海外升学就业的留学生,要在国内寻找就业岗位。受疫情影响,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也面临就业压力。
今年我国仍将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部分政策有所加码。李克强表示,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推动稳岗增岗,拓展就业渠道。另外,还要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
今年宏观政策讲求“科学精准”,也在于2020年宏观调控的经验积累,宏观调控方面也更有底气。
去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受疫情冲击,当时经济大幅下挫6.8%。李克强直言,当时考虑过是否要上大项目、搞大产业。但这些项目经过论证、符合市场需求,整个过程可能超过200天以上,无法救急。一旦错过时间,可能导致企业大批倒闭。
去年应对疫情很重要的一项政策,在于新增的2万亿财政资金(赤字规模新增1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以及相匹配的资金直达机制。
“我们新增财政资金规模2万亿元,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市场主体和民生急需。而且采取了直达机制,把这些‘救命钱’最快7天时间直达基层,保证基层减税降费、稳岗等财力,很快就见到效果。”李克强表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市县基层政府非常欢迎资金直达机制。去年受疫情冲击,地方财政收入普遍出现短收,多亏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资金大幅增加,基层保工资、保基本民生、保运转才不至于出大问题。
因为宏观政策用在症结点上,也避免了大水漫灌、过度宽松。今年宏观政策要求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其中,减税降费、新增贷款等均向小微企业倾斜。
李克强表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去年的一些阶段性政策退出了,同时又增加了一些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来冲抵影响,保持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
具体在财政金融领域,李克强将其概括为“一减、一增、稳中有降”。“一减”,就是减少中央政府本级支出,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一增”,就是扩大直达资金范围,让基层和市场主体感到支持力度不减,更快更有效地惠企利民。“稳中有降”,就是在稳定杠杆率的同时,引导金融企业合理让利,使中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融资成本做到稳中有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受疫情拖累较明显的餐饮、酒店、旅游等服务行业,整体需求依然疲弱,这些行业里很多都是小微主体,有必要针对这些主体采取一些对冲性的政策。
“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李克强表示。
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约2.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2.4%,达到历史最高,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其中,基础研究投入1504亿元,占全部研发费用比重在6%(发达国家通常在15%到25%)。“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2025年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要到8%以上,预计能到2800亿元。
李克强表示,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
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基础研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是代表委员们建言科技创新的常见建议。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对青年学生提出几句建议,建议青年学生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
另外,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尚存在不少“卡脖子”的薄弱环节,补齐产业链短板,需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李克强表示,今年将采取对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100%的措施,通过这样的税收优惠措施,以市场化普惠的办法,增强企业投资研发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