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悲痛!南方基金董事长张海波因病去世,年仅58岁!履职华泰18载,年末刚发文:继续凝心聚力,以初心致未来
券商中国记者今日获悉,2021年2月17日,年仅58岁的南方基金董事长张海波因病在南京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张海波的一大夙愿或是国内公募基金公司在A股的IPO。他认为,上市可助力公募基金公司提速业务发展、拓宽人才渠道、积累品牌优势。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公募基金可多维度使用募集资金,全方位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基金公司上市后,投资者一方面是基民,另外一方面很可能同时通过对其二级市场股票的购入成为基金公司的股东,公募基金公司上市可以让基民与基金公司联系更加紧密。”
券商中国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南方基金董事长于2021年2月17日在南京去世。南方基金是国内一家超大型基金公司,主要股东包括华泰证券、深圳投控、厦门国际信托、兴业证券等。
张海波早期也曾任江苏省委农工部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农业处副处级秘书、调研员,江苏省证券公司总裁助理,华泰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助理,2007年12月,任华泰证券副总裁, 2016年10月18日起,任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南方基金在2016年10月20日发布公告称,南方基金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张海波担任南方基金董事长。在此之前,华泰证券曾发布公告,由于工作变动,华泰证券执行董事、董事长吴万善提请辞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执行董事、董事长以及董事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召集人)职务,南方基金的公告也显示,吴万善先生将不再担任南方基金董事长。由此开启了张海波在南方基金的主政时代。
张海波任职南方基金董事长的四年时间内,南方基金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猛,根据南方基金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底,南方基金旗下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3万亿元,继续稳居行业第一梯队;涵盖的客户数量突破1.4亿,公募产品累计向客户分红突破1300亿元,主动权益基金新发募集规模超千亿,规模不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投研团队百花齐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基金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张海波操盘南方基金公司期间,南方基金还顺势布局金融科技产品。
据了解,南方基金是国内首批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机构之一,并在2019年10月正式发布“司南投顾”这一基金投顾品牌。司南投顾作为管理型基金投顾,立足投资者个性化的投资需求,在匹配“风险-目标”的基础上提供投资顾问服务,帮助投资者规避追涨杀跌、应对市场风格轮动,致力于提升投资者盈利体验。截止2020年底,司南投顾推出已超过一年,持仓客户盈利占比超过90%,并已陆续在各大平台上线,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盈利体验。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张海波一直以来强调资产管理行业应引入金融科技的力量服务投资者。
2020年12月30日,他在最后一篇以他个人名义撰文的文章中认为,公募基金面临复杂的竞争,但金融科技的力量可以令基金公司应对这种竞争。他表示,从宏观层面看,公募基金行业需要增强实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百姓民生。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财富不断积累,对财富管理需求日趋显着;同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公募基金对养老投资所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此外,我国证券市场历史上多次出现大幅震荡,公募基金行业理应更好地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对资本市场稳定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公募基金公司需要突破发展瓶颈,培育与全球一流资管公司竞争的能力。
张海波指出,公募基金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唯有突破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加速发展。基金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内外部竞争环境:随着资管新规及配套文件的逐一落地、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国内资产管理行业迎来重要发展契机的同时亦面对巨大的竞争。基于此他建议,投资管理能力通过智能投研进一步提高。金融科技主要应用在智能投研和量化策略,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获取更多维度的数据来源、更快的数据处理分析,在有效性越来越强的市场中抓住投资机会。智能投研主要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算法优化等方面帮助投资管理人提升投资能力。
张海波表示,一方面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升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增加另类数据的获取,包括卫星数据、物联网数据、社交平台情绪数据等。算力的提升加快了投资决策模型的迭代,帮助投资管理人抓住更多投资机会。
实现基金公司在股票市场的IPO可能也是张海波的一大夙愿。
在如何做大做强基金公司上,张海波在他个人撰写的文章中表示,公募基金公司的上市,围绕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可从多个方面使用IPO的募集资金,提升核心竞争力。
上市可助力公募基金公司提速业务发展、拓宽人才渠道、积累品牌优势。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公募基金可多维度使用募集资金,全方位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围绕内生增长,不断增强投研等核心能力;增资基金子公司,推动业务稳健发展;发力外延扩张,收购优质资管公司拓宽能力圈,拓展海外业务推进全球化布局;支持创新业务发展,如推进衍生品业务落地、财富管理转型;加大信息技术投入,提高智能化水平;补充营运资金,提升运营能力等。
他进一步分析认为,公募基金公司上市可以让基民与基金公司联系更加紧密。
一是有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后基金公司的股权将更加分散。例如,贝莱德上市以后,股权结构逐渐多元化,改变了单一大股东PNC银行集团持股比例过高的情况。1999年上市时,PNC持股比例按投票权计算达到79.1%;2017年底,持股比例降至21.5%。除PNC与持股比例5.4%的先锋集团以外,公司没有其他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股权分散平衡了基金公司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基金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和优化,有利于保持基金公司的运营独立性,有利于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二是有利于公募基金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基金公司上市后,投资者一方面是基民,另外一方面很可能同时通过对其二级市场股票的购入成为基金公司的股东”张海波认为,基民在获得所购基金季报、年报等披露信息同时,可以查阅其作为上市公司的诸多公开信息,包括定期财报、关联交易情况说明,与公众投资者互动等上市公司特有信息,了解公司经营的详细情况。投资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也多了具体路径。另外,可以借助沪深股票交易所、公众媒体等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督,所获信息的纵深将比以往更为详尽,从而形成全方位的基金公司外部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