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蓝箭电子IPO过会:研发能力成问询焦点,保荐机构涉财务造假案遭重罚
2020年12月底,华南地区较具规模的半导体封测企业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箭电子”)成功获得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保荐机构为金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元证券)。
尽管蓝箭电子已成功过会,但发审委会议仍提出了问询问题,要求发行人代表就研发项目确定到完成过程、研发活动细节等相关研发问题作出说明。
事实上,自招股说明书披露以来,针对蓝箭电子IPO的质疑就不断,而近期其保荐机构金元证券也因财务造假案遭重罚。
1月4日、5日,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先后两次发布公告称,分别收到来自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济南市中级法院的雅百特投资者索赔案判决书,判决*ST雅博(原雅百特)向投资者赔偿344.7万元损失,判决金元证券、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ST雅博的赔偿义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记者了解到,事件的起因源于ST雅博曾于2020年12月发布公告称,共计新收约702起诉讼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的案件,金元证券约在651起纠纷中位列被告席,涉案金额近5000万元。而蓝箭电子正是金元证券年内保荐成功的首单科创板项目。
“之所以越来越多半导体企业走上IPO之路主要是由于行业的资金需求,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中和应泰首席研究员吕长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蓝箭电子闯关科创板的进程中,其产品研发流程及研发人员情况等问题被上交所重点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蓝箭电子是一家从事半导体器件制造及半导体封装测试的企业,主营产品包括自有品牌产品和封测服务产品。半导体封装测试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以实现技术不断创新是行业内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
那么,蓝箭电子研发能力到底如何?从其研发投入便可窥探一二。
记者查阅蓝箭电子招股书发现,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蓝箭电子研发费用分别为2260.72万元、2163.19万元、2768.17万元、1144.3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4.35%、4.46%、5.65%、4.70%;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57%、6.14%、6.21%、6.06%。由此可见,蓝箭电子研发投入明显低于行业平均值。
此外,截至2019年12月31日,蓝箭电子拥有技术研发人员共计121人,仅占公司员工总数12.11%,与科创板其他上市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员工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共有78人,由此可推算出,在研发人员数量为121人的情况下,至少有43名研发人员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其研发人员的专业性值得深究。
目前,蓝箭电子还是以传统封测技术为主。其仅掌握先进封装中Flip Chip技术,但数字电路封装技术需要掌握更多先进封装技术,蓝箭电子攻克其他先进封装技术仍存在一定技术壁垒。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蓝箭电子不能加速赶上或者缩小技术差距,日后如何提升产品的渗透率?是否会继续加大市场推广费?这样的话又将对公司的业绩造成怎样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本报记者按照蓝箭电子要求发送采访函,截止发稿前未获得回复。
事实上,蓝箭电子研发能力遭到市场及监管部门质疑也有迹可循。
从经营数据来看,与同行可比企业相比,蓝箭电子并不出彩。据其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1923.88万元、48478.84万元、48993.53万元、24321.56万元;相应年份的净利润分别为1838.06万元、1075.41万元、3170.10万元、2201.18万元,业绩成长不稳定。
不仅如此,蓝箭电子的信披质量也有待考证。仅购销金额就存在多处问题,以蓝箭电子第四大客户深深爱(833378.OC)为例,2017年涉及销售金额2001.28万元,占当期销售总金额的3.85%。但据深深爱的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前五大供应商中并没有蓝箭电子,但其对第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为1485.21万元,为什么蓝箭电子披露的采购金额对得上,但销售金额却对不上呢?公司是否涉嫌虚假披露?
除此之外,蓝箭电子还存在同行企业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的情形。
招股书显示,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华润微”)为蓝箭电子的同行可比公司,与此同时,华润微是蓝箭电子2018年的第三大供应商,蓝箭电子主要向其采购芯片,当年的采购金额为1621.66万元。同时,华润微又是蓝箭电子2019年的第三大客户,销售金额为2057.71万元。
目前,蓝箭电子的主营业务为自有品牌和OEM(为Fabless和IDM等提供半导体封装和测试),而自有品牌的盈利模式是外购芯片,进行封测后再出售。
“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自身管理要做好;要重视研发,重视核心竞争力;平时要多扶持、支持国内供应商,不能为了便宜、省事长期利用外国芯片或者芯片供应商单一,要做到供应商争取多元化,争取给国内供应商进入的机会。”一位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2017年至2020年1-6月,蓝箭电子自有品牌收入分别为3.63亿元、3.14亿元、2.90亿元、1.10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0.17%、65.39%、59.53%、45.57%,蓝箭电子自有品牌的收入在持续下降。
2017年至2020年1-6月,蓝箭电子封测服务收入分别为1.54亿元、1.66亿元、1.97亿元、1.3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9.83%、34.61%、40.47%、54.43%。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蓝箭电子集成电路产品收入的增长与其降价策略、OEM业务有关。然而,该业务却早已是红海市场。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统计,近年来国内的封测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半导体产业链中对的“明星”,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1099亿元扩大至2019年的2349.7亿元,2013-2019年复合增速约为13.5%,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达2841.2亿元,市场规模巨大。
为保持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相应市场份额,报告期内,蓝箭电子对二极管、三极管、电源管理产品等都进行降价调整,这种降价行为是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蓝箭电子因此销量上升。
“半导体板块依然是未来3-5年投资的黄金赛道之一。”一位上海公募基金经理就曾经对媒体表示。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芯片半导体赛道共发生投融资事件3169件,总投融资金额超6025亿元。自2019年三季度以来,以半导体芯片为首的科技股就引领创业板指不断创新高,从而也引得越来越多的半导体企业奔赴IPO之路。风口裹挟之下,蓝箭电子最终能否成功登上资本市场,《华夏时报》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