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强化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将是明年工作的重点。此外,中国将继续扩大内需、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以下是机构和名家解读汇总:
会议明确了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政策操作“不急转弯”。这个“不急转弯”非常重要,应该如何理解这个“不急转弯”?需要注明的是,大家可能都把重点放在了“急”上。诚然,有了这个字,过猛的政策退出是看不到了,这波周期股下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市场对快速退出政策的恐慌。今天的会议上既然用了“不急转弯”的提法,自然就比市场之前想的要乐观一些,市场可以顺势交易一波预期修复的行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宏观政策的定调是“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其中“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应稳增长政策的延续,“可持续性”对应把控好政策力度和空间。决定政策环境的最终是财政空间、货币供给、杠杆率、风险防范等几个方面,其中财政政策强调的是“更可持续”(对应赤字率与广义财政)、货币供给强调的是“合理适度”(对应信贷规模和社融增速)、宏观杠杆率强调的是“基本稳定”、风险防范强调的是“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和前期市场预期基本一致。
本次会议强调了“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从国内环境来看,2021年要“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因此,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的要求下,“创新”优于“稳定”,“消费”和“安全”比以往更加被强调。
宏观政策要连续、稳定、可持续,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退出有序、温和——有关杠杆率的提法为“稳杠杆”非 “降杠杆”。
中央经济会议对于经济中的慢变量进行了详细部署,2021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改革、扩大内需的具体行动,有望成为释放经济动能、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驱动。另外,也需要关注反垄断与防风险窗口的相关影响。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认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3个信号:第一,“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一定要以新发展格局、新理念入手,八项任务几乎都围绕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展开;第二,改革的目的是朝着更高质量经济发展的目标前进;第三,突出高水平对外开放,并且强调,要通过发挥国家体制机制的作用来解决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问题。
会议认为“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但我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底线思维”,“要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财政政策方面,积极取向依然保持不变,但力度会有所降低。货币政策方面,明年加息可能性相对较低,但信用扩张速度将有所放缓。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此次会议传递八大信息:1、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2、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3、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4、不急转弯;5、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6、注重需求侧管理;7、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8、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明年中国经济在设定发展目标时候要考虑整体国情,各地方政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也要紧扣各自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方针,不能一刀切和急于求成。唯有将稳中求进贯穿始终,才能避免急转弯。
对于明年的宏观政策,会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对此,在昆仑健康资管中心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看来,这段话给市场吃了“定心丸”。他还预测,未来的货币供应量和社融增速大概率是与6%左右的经济增速相匹配。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1年财政货币政策的明确定调,给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不急转弯”意味着宏观政策会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会骤然大幅收紧。今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出台了诸多临时性、阶段性措施。明年,这些措施如何进行调整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