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据悉将IPO定价定为70.58港元,位于定价区间顶端,预计筹资35亿港元。
即将成为国内第三家上市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的京东健康,截至27日招股超额认购70.7倍,近日阿里健康发布的中报显示6年来首次实现盈利。
业内认为,尽管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迎来机遇,但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11月26日,京东健康在中国香港联交所发布招股书,将通过IPO发行3.819亿股,最高发售价每股70.58港元,招股日期为11月26日至12月1日,预期将于12月8日挂牌上市,成为继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后,国内第三家上市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综合多家券商数据,截至27日下午4时57分,京东健康已录得“孖展”967.52亿港元,超额认购70.7倍。
招股书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健康总收入132亿元。受到A轮可转换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公司在报告期内的利润有所波动,若剔除这部分非运营相关的因素,按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2.48亿元、3.44亿元和3.71亿元,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从上述收入及盈利能力来看,京东健康的表现优于同行。阿里健康2020财年(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营收96亿元,税后利润亏损1569.6万元;而平安好医生2019年度营收为50.65亿元,税后利润亏损7.34亿元。
目前,京东健康旗下拥有京东大药房、京东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京东家医等核心产品和子品牌。记者注意到,京东健康的在线零售药房业务通过三种模式运营:自营、在线平台及全渠道布局。自营模式主要是指京东大药房;在线平台模式主要是第三方商家入驻。
阿里健康近期发布2020/2021财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6年来首次实现盈利。受该消息影响,近日股票连续大涨,截至11月27日收报22.5港元,总市值为3027亿港元。
阿里健康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自2020年4月1日至9月30日的半年间,阿里健康实现收入71.62亿元,毛利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和80.3%。同期实现扭亏为盈,利润额2.79亿元,经调整后利润净额达到人民币4.36亿元,同比增长286.4%。
报告期内,阿里健康运营的天猫医药平台产生的商品交易总额 (GMV)超过554亿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超过2.5亿,半年前则为1.9亿。得益于淘宝、支付宝的流量优势,阿里健康在几大互联网医疗平台中活跃用户是最高的。
同期阿里健康医药自营业务也保持增长,收入同比增长75.7%。
对于公司未来3~5年的战略规划,阿里健康董事长兼CEO朱顺炎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将来医疗的愿景和目标应该是实现“小病小医、大病大医”的分级诊疗。朱顺炎表示,阿里健康希望实现线上+线下双闭环医疗健康服务,一个是轻症线上闭环解决方案,一个是重症精准导诊本地医疗。朱顺炎还表示,阿里健康要做值得客户信赖的医疗搜索。此举也被视作阿里要切入此前由百度、搜狗等主导的医疗搜索市场份额。相比其他的医疗搜索功能,阿里健康表示要把解决“无效、虚假医疗信息”作为一个重点,通过AI技术智能过滤广告信息,提供权威专业内容。
互联网行业,进军医疗健康领域的巨头不在少数:腾讯在2014年通过投资的方式涉足医疗,并依靠自身的社交优势开启医疗业务;阿里巴巴则在2014年战略投资中信21世纪,后更名“阿里健康”,正式开启医疗布局;百度很早也成立了医疗事业部,后大力发展医疗AI。
“互联网医疗(在线医疗)界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医疗服务在线化。”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向广州日报记者指出,互联网医疗包括在线挂号、医疗信息查询、电子档案、在线问诊、电子处方、远程会诊等多种形式,而广义的互联网医疗涵盖医疗行业的全链条,涉及医疗、医药、医保等多个环节。
对于行业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互联网医疗和医药电商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依然是在导入期,尚未进入成长期,各大平台依然是培养用户习惯为主。而医药电商和互联网医疗不能过度宣传,因为医药不是普通商品。所以,医药电商会遵循正常的扩张节奏,会发展,但速度不会太快。
“而对于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平台一旦跨越盈亏临界点,未来的业绩增长会非常稳健,也就是持续盈利的可能性较大。”盘和林说。(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