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管频频出手增持 银行股能否满血归来
11月11日晚间,苏州银行公布稳定股价方案,公司现任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将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本行部分股份。拟用于增持公司股份的金额不低于129.93万元,增持实施期限为11月12日起6个月内。
虽然上市银行三季报业绩较上半年有所改善,但部分银行的股价仍然“跌跌不休”,乃至触发稳定股价条件。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近10家银行加入到稳定股价的队伍中。
从盘面看,苏州银行的稳定股价方案并没有对该行股价带来明显提振作用。11月12日,苏州银行股价下跌1.3%,收于7.62元/股。由于股票收盘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8.14元,苏州银行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本次苏州银行高管人员增持的货币资金不少于该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上一年度自公司领取薪酬总额(税后)的15%。不过,不低于129.93万元的增持金额对于市值接近250亿元的苏州银行无疑是杯水车薪,市场“不买账”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11月11日晚间长沙银行发布公告称,11月4日至11月10日,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及第一大股东提名或推荐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长、纪委书记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该行24.42万股,增持资金合计219.45万元。本次稳定股价措施已实施完成。这是长沙银行今年第二次启动稳定股价措施。
今年以来,有多家A股上市银行宣布实施或完成股价稳定方案。其中上海银行、苏农银行、浙商银行、郑州银行、成都银行、邮储银行已完成股价稳定措施。渝农商行与长沙银行类似,第一轮实施完毕不久再次触发条件,渝农商行正推进今年第二轮稳定股价方案。
从前述银行发布的稳定股价方案来看,增持主体可分为两类——大股东增持和董监高增持。前者例如上海银行持股5%以上的3家股东合计增持金额约19.02亿元,郑州银行第一大股东增持金额为1104.82万元。董监高增持的方案往往总体增持金额有限,大多在300万元以下,对股价的实际提振作用微乎其微。
2016年起陆续上市的16家银行均在IPO前制定了稳定股价的预案。触发条件为A股股票上市后3年内,“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本行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同时,在所有3年内上市的银行披露的稳定股价方案中,均包含了回购股份这一选项,但去年至今,无一家银行采用回购股份的方式。
谈到其中缘由,去年曾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的江阴银行表示,回购股份需获得银保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批准。此外,商业银行回购股票属于重大无先例事项,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管规定,回购股份之后只能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而商业银行减少注册资本意味着减少核心一级资本,降低资本充足水平,不利于长远发展。
数据显示,尽管近期整体估值有所回升,但银行板块仍然是“破净”的重灾区。截至11月12日收盘,37家上市银行中,有27家处于“破净”状态,破净率超过七成。
宁波银行目前市净率为2.05倍,在上市银行中最高,其市净率是目前破净程度最深的华夏银行市净率的近4倍。宁波银行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市净率超过2倍的上市银行。而最新市净率在0.6倍以下的银行有9家,不乏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知名银行。
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厦门银行、杭州银行、平安银行和常熟银行最新市净率在1.1倍以上,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
与此同时,资讯显示,今年以来只有13家上市银行接受过机构调研,几乎均为城商行和农商行。
那么,四季度银行股是否还有转机?机构大多持乐观态度。
有机构指出,四季度是求稳期,特别是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已经“爆表”的情况下,为了稳住一年的投资收益,资金通常会选择业绩相对稳健的行业板块,比如银行。结合过去15年走势来看,四季度往往是银行板块表现最好的时间段,而12月平均涨幅达6.5%。截至三季度末,银行指数今年累计跌幅为9.41%,存在较强补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