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国联、国金证券合并 小券商们的一种生存方式
最近,国联证券与国金证券合并一案受到市场的关注。9月20日下午,国金证券、国联证券同时公告,国金证券控股股东长沙涌金与国联证券签署股份转让意向性协议。长沙涌金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持有的约7.82%的公司股份转让给国联证券。同时,国金证券与国联证券正在筹划由国联证券向国金证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国金证券。
国联、国金证券合并,这事有些出乎市场预料之外。虽然对于券商并购市场充满了期待,但在此之前,市场更关注的是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的合并案。从今年4月到今年7月,市场两次传出“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合并”的传闻,并引发市场的热炒,但两次都被两家公司否决了,以至到目前为止,两家“中信”的合并事宜仍然石沉大海。
市场之所以对两家“中信”券商的合并充满了期待,是因为两家“中信”都是大券商。如截止9月24日,中信证券的总市值为3860亿元;中信建投的总市值也达到了3820亿元。因此,两家券商合并,就名符其实地组建出了一只券商航母。这显然是符合管理层的要求的。毕竟去年下半年,证监会明确提出要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为此还推出了六大举措,其中就包括支持行业内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活动,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及整合。所以,市场对于两家“中信”券商的合并念念不忘。
至于国联证券与国金证券的合并,虽然给了市场一个惊喜,但其意义显然不能与两家“中信”的合并相提并论。按二者9月21日停牌前的股价计算,国联证券的股票市值为467.1亿元,国金证券的股票市值为462.4亿元,两家合并的股票市值约为930亿元,约为中信证券或中信建投股票市值的四分之一,与券商航母的要求相距甚远。所以,对于国联证券与国金证券的合并,市场没有必要作过度的解读,其意义相对有限,与金融业大规模整合并购没有太大的关系。二者的并购不过就是小券商们的一种求生存的方式而已。
对于小券商来说,求生存是其第一需要。毕竟自2015年疯牛行情之后,A股市场行情总体上并不火爆,市场的赚钱效应较差,全民炒股的局面不曾出现,靠经纪业务求生存的小券商面临着生存困难的问题。加上又要直面大券商带来的竞争压力,小券商的生存并不容易。所以,在管理层的开恩之下,小券商也尽可能走上市之路,给自己上一道保险。
但仅仅只是上市还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利用市场的一些规则将自己尽可能做大做强。毕竟进入今年之后,券商面临的形势堪称“逼人”。除了国内券商之间本身所面对的相互竞争的压力之外,今年又面临着外资券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压力,毕竟从今年开始,证券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取消外资对券商持股比例的限制,允许外资独资券商进入市场,这就意味着外资券商也可以进入国内市场了,国内券商需要直面外资券商的竞争压力。
不仅如此,银行也有可能进入到证券业中来。给银行业发放券商牌照一直在推进之中。实际上,今年7月初,市场还传出过监管部门将选择一两家大型银行试点发放券商牌照的消息。如果允许银行进入证券业,这对于国内券商来说,将会带来强大的竞争压力。
正是基于各方面的竞争压力,所以作为小券商来说,如何将自己做大,以增加对市场竞争的承受能力,就成了小券商们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上市券商,更需要充分利用市场规则来做大做强自己。像国联证券与国金证券的合并,就是两家小券商在遵守市场规则之下的一个共同选择。能不能做强,先放到下一步再说,首先是要把自己的“块头”壮大起来。毕竟“块头”大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会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