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机构究竟应当怎样为科创板新股定价?“协商报价”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打破?9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届科创板股票公开发行自律委员会(简称“自律委”)召开了第八次工作会议,并对近期新股发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发布了行业倡导。会后,公募基金相关人士普遍表示,维护科创板新股发行秩序是买方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在后续参与科创板新股发行的过程中将综合上市公司基本面和市场情况,严格遵守科创板股票发行承销业务规则,进一步规范报价,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生态。
今年以来,源源不断的科创板新股为机构带来一场打新盛宴。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以公募为代表的A类投资者的打新收益率超过10%,“打新基金”的数量也快速增加。但是在新股发行过程中,大型基金公司报价趋同、中小型公司跟随报价的情况逐渐显现,客观上对新股的发行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抱团报价的情况确实存在。主要是买方机构都想要提高入围率,报价尽量靠近发行价,因此客观上形成了报价趋同的结果,对新股发行价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沪上一家中大型基金公司研究部相关人士坦承。
至于报价走低,该相关人士表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科创板发行提速后,买方对部分基本面一般的上市公司报价谨慎;二是二级市场的调整也在客观上拖累了机构对新股的报价;三是出于打新基金增厚收益的需求。
“我们公司在科创板新股发行报价方面一直相对保守,不走极端,接下来还是会延续这种策略。”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将综合上市公司基本面和市场情况进行报价。
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接下来在新股发行的入围率大概率会受到一些不利影响。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中小买方和中介机构的联系本来就相对弱一些,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了解程度也相对差一些,而且资金规模比较小,单打独斗肯定会降低入围率。
公募基金相关人士普遍表示,科创板的长期投资价值不言而喻,机构的重视程度也很高。有机构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机构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价值判断趋同或仍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