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金融机构、外汇市场、资本市场,还是保险市场、黄金市场,特区创业者都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敢闯敢试”,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些举措既有力地支持了深圳经济发展,又为构建和完善中国金融市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40年,于历史进程而言,沧海一粟!未来还有无数个40年等待深圳去书写。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起点,金融和金融政策还将继续发力,促进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
40年,4.6万倍!
1980年末,深圳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3422亿元,2020年7月末,深圳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62155.13亿元。
40年里,伴随着这个曾经的南海边陲渔村沧海桑田,深圳金融业迭创发展奇迹,并持续反哺着这个年轻的城市。
40年里,在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试验田”上,深圳金融业作为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开辟全方位的改革路径,见证并推动了我国金融沧桑巨变历程。
40年,于历史进程而言,沧海一粟!未来还有无数个40年等待深圳去书写。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起点,金融和金融政策还将继续发力,促进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
金融政策助深圳勇开先河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创办初期的深圳特区百废待兴,资金支持迫在眉睫。
1982年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正式开业,它是1949年后我国引入的第一家境外银行。到1984年末,先后有8家境外银行在深圳设立分行或代表处。
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行长邢毓静看来,外资银行的引入,不仅为特区“三资企业”提供了信贷和结算服务,而且为金融业的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提供了示范,并通过“鲇鱼效应”增强了国内金融机构的改革动力和竞争压力,激活了金融市场。随后,股份制商业银行陆续创建,1987年,招商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先后设立。
不仅仅是在金融机构的设立上,外汇市场、资本市场,还是保险市场、黄金市场,特区创业者都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敢闯敢试”,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些举措既有力地支持了深圳经济发展,又为构建和完善中国金融市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以外汇市场改革为例,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产生了外汇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由于深圳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矛盾尤为突出,导致外汇黑市交易猖獗,严重干扰了特区金融秩序。
整治外汇黑市如同根治水患,单纯的堵截往往很难奏效,只能另辟蹊径,适当疏流。1985年12月,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正式开业,有限制地进行外汇余缺调剂,取得成功实践后逐渐推广至全国各地。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重大改革,该中心又抓住机遇,开始了区域性外汇调剂市场与全国统一外汇交易市场接轨的过程。
“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的创立,是今天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的源头,为深圳外汇市场带来无限活力。”邢毓静称。
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后,深圳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涉足金融改革新领域。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率先配合总行宏观审慎局对招商局集团、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集团进行实地调研,一对一收集意见建议,并与金融机构一道研究草拟监管细则和指标体系,建设可以向全国推广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信息系统”。
多年来,地方金融监管普遍存在三大难题——监管职责不明确、队伍编制紧张、缺乏执法权。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深圳是最先探索推进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金融中心城市。
2019年1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正式成立,内设7个机构,负责金融服务实体、金融改革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金融监管职能得到明确,包括所有类金融机构,特别是体量不小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行业。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肖志家介绍,深圳特区作为先行示范区,在过去几年给予了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行业充分的政策支持。截至2020年5月底,深圳市商业保理企业6182家,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9%。自试点以来,深圳商业保理企业深入建工、物流、医疗等垂直细分行业,共为上百万家中小微企业盘活近2万亿元应收账款。
风险防范为鹏城筑牢藩篱
金融市场日益活跃,风险往往也会如影随形。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已经先后在深圳采取了外汇大检查、整顿信托业、处置南方证券风险等举措,防范了金融风险。
近年来比较突出的风险是互联网金融风险。以P2P网贷、股权众筹、虚拟货币、ICO等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迅猛发展,呈现出野蛮生长态势,滋生大量金融风险。深圳互联网金融总体存量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肖志家表示,为应对2018年下半年暴发的网贷行业集中兑付危机,该局作为网贷风险处置的牵头部门,借鉴股权分置改革经验,率先发布《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良性退出指引》,配套发布《清产核资指引》《知情人举报指引》和《失信惩戒指引》,目前已有240家机构按照指引实现完全退出。
邢毓静介绍,2017年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在人民银行系统内首先组建网络金融风险监测工作办公室,探索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监管与处置。2018年至2019年,借助金融科技手段,首次探索对深圳重点P2P网贷机构进行资金风险分析,清晰展现资金流转路径,为P2P平台后续业务定性、资金追偿、追赃挽损等风险处置工作奠定重要基础,提高风险处置效能。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市经营P2P网贷机构仅剩1家,与整治初期相比,在营机构数量、借贷余额、出借人数均下降90%以上。
“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地方金融控股类机构旗下兼营P2P、私募、融担、小贷等多种业态,往往存在业务深度关联交叉,风险传染性强等问题,亟需制度层面予以规范。”肖志家说。
借大湾区建设契机 金融改革开放再出发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重要国家战略,相关金融支持政策正不断加码。人民银行等四部门5月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
在邢毓静看来,《意见》及时出台为深圳更好地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推进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开拓了空间;为深圳在更高的起点和层次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8月初,深圳市政府联合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亮出了深圳推进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计划书”——《深圳市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行动方案》,共50条行动措施、85项细分任务。
具体来看,行动方案聚焦在多措并举促进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深港澳金融合作,推进深港澳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深圳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五个方面。
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密集落地的同时,一批创新事项也在开展中。比如,跨境理财通试点已于6月29日正式官宣,人民银行总行宏观审慎局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有关试点方案。
深圳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试点(QFLP)和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QDIE)分别于2012年、2014年落地,并在深圳前海先行先试。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试点开启了探索跨境投资新模式,拓宽了深圳特别是自贸区跨境双向投资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及业务开展情况,及时修订完善QFLP和QDIE试点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增强市场活力。”肖志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