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资者可能发现,股市的上涨还是比较“公平”的,但是下跌,尤其是“跳水”,是很不讲理的。有时候明明趋势良好,却突然出现跳水,令“投资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一旦跳水下跌,大家便开始寻找下跌的原因,试图给自己一个解释。
话说这两天的行情,不恰恰如此吗?
昨日收盘前一个小时,股市莫名出现跳水,连续下行至收盘。而今日,指数再次低开低走,盘中失守3300点。两日连续失守两个整数关口,杀跌力度不言而喻。
对于这两日的下跌,市场普遍的原因是7月份金融数据不及预期、高位个股的调整需求等等。看似都很有道理,但貌似又关系不大。那为什么指数会突然跳水呢?
实际上股市经常有跳水的行为表现,尤其是连续上涨之后,以及阶段反弹之后,无论是获利盘还是资金的调仓换股,都容易引发市场突然的跳水,而这些跳水的导火索,就是消息面的利空出现。其实,在上行趋势中,一般利空消息很少出现,而很多时候的出现,也往往会被弱化,除非是市场走到了关键的位置。
比如昨日,沪指连续反弹后收复3400点,此时已然到达7月初指数上涨后的密集成交区位置,这里无论是套牢资金的出逃还是资金的调仓换股,都是个比较敏感的位置。而此时我们看到7月的金融数据就成为市场跳水的导火索。但实际上,难道真的是金融数据不及预期的原因吗?值得商榷,但是,金融数据的背后,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社融数据低于预期的同时,M2减少则是由于资金进入了权益市场,如此,这不是对股市利好吗,为何没有被充分挖掘和渲染呢?
所以,消息总有两面性,关键看市场如何解读和发酵,这就涉及到投资者的情绪以及市场的现状。当市场面临重要选择的时候,消息就成为了绝对的导火索之一,而不利消息会不断传播,影响投资者情绪进而做出相应的行为,导致市场短期的涨跌。
对于投资者来说,尤其是短线投资者,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加大关注可能引发市场变盘的重要因素。如此,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指数的跳水,但是能在一定程度减少短期的损失。特备是连续上涨之后要留意、指数到达支撑位以及阻力位的时候要注意、指数走势出现异常的时候倍加留意……等等
不过,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这些都是短线的。而对于中长线投资者而言,则无需过分关注这些,毕竟基本面的向好以及企业盈利才是影响市场以及股价上行的核心因素。
而回到当前的市场我们发现,尽管上涨无力,尽管指数出现了突然的调整,但是市场向好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当前经济持续复苏下,企业盈利也在不断回升,而货币政策稳健灵活下,流动性也相对充裕,市场整体的支撑和提振效应依旧。此外,市场整体处于相对低估当中,至于波动加大,则完全因为成长股出现了加大的上涨,同时恰面临中报业绩的考验。
因此,当前市场的调整,更多的是因为指数位置和时机的问题,即前面行情的密集成交区的压力以及短期中报公布期间,虚高个股回调的需求而已。但这种调整更多的是理性和良性的,并未影响市场本质的趋势。因而,这种急速的调整,对于中线投资者就是不错的低吸时机,而对于短线投资者,也是逢低积极低吸的重要时刻!
今日市场大幅下跌,午后收复部分失地,前期强势股明显下跌,行业层面,军工、医药跌幅居前。
01
市场下跌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昨日公布的金融数据不及预期,M2增速为10.7%,低于预期的11.2%,7月社融新增1.69万亿,低于预期的1.85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9927亿,低于预期的1.18万亿,引发市场对于流动性收紧的担忧;二是外部环境仍面临持续的扰动;三是隔夜美股市场尾盘出现明显下跌,代表成长科技风格的纳斯达克指数近期连续调整。
02
市场扰动的本质是全球流动性确认二阶拐点,国内流动性不具备实质收紧的条件。7月金融数据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非金融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的大幅下滑,和票据与结构性存款套利的监管有关,但货币政策实质性收紧需要通胀显着上行或者监管对宏观杠杆率的容忍度降低,目前来看均不具备,此外,外部环境以及国内经济修复力度的不确定性也不支持流动性的实质收紧。从全球股票市场近期的走势来看,反映的是全球流动性最宽松阶段过去之后的扰动,一方面,美联储扩表进程停滞,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悬而未决,另一方面,全球疫情的形势加深了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使宽货币→宽信用→经济回升的过程不顺畅。
03
配置方向:寻找确定性,布局低估值的顺周期+产业趋势明确的科技。顺周期主要逻辑在于经济的回升具有确定性,经济的同比和环比仍在改善,基建、可选消费将支撑经济继续上行,细分行业包括大金融、汽车、建材等;科技成长逢低仍值得配置,核心在于5G引领的产业周期仍在演绎,景气状态延续,部分领域半年报业绩较好,细分行业关注5G、半导体、消费电子、传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