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A股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强势归来。7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险资密集举牌多达15次,超过去年全年次数,并创下近五年新高。不过,不同以往中小险企唱“主角”,在此次归来大戏中,头部机构担当了“重任”;同时,H股更受青睐,被频频“翻牌”。业内人士分析,在经历了一季度较深跌幅之后,A股重新进入上行周期,同时,监管层也在积极鼓励险资以多种方式进入资本市场,预计险资“扫货”有望延续。
险资“高歌猛进”回归资本市场,6月2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举牌上市公司股票信息披露一栏中再添新例——百年人寿举牌顾家家居。
公告显示,百年人寿于6月24日,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买入顾家家居3616.16万股,占顾家家居现有总股本的6%,触发举牌线。截至6月24日举牌交易日,百年人寿持有顾家家居账面余额为14.65亿元,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为1.03%。
除百年人寿外,据保险行业协会官网统计,今年上半年,包括太平人寿、华泰资产、国寿集团、中国太保、中信保诚人寿也相继举牌,举牌次数高达15次。
其中,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四度举牌,前者投资标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以及中广核电力,后者则“瞄向”锦江资本和赣锋锂业。同时,中信保诚人寿举牌三次,投资标的包括中集集团和光大控股。而太平人寿举牌两次,包括农业银行和大悦城;华泰资产举牌国创高新一次。
与前几年相比,2020年上半年险资举牌频次已然创下新高。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16-2019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案例分别有11次、10次、10次和9次。而今年上半年的举牌动作已经有15例,达到近年最多。
对于险资举牌频率达到近五年新高的原因,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分析称,今年以来,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幅度逐步放开,带来了一定的明显增量;同时,今年的市场总体来讲状况良好,尤其是一些值得中长期投资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资源类、金融类和高端制造类,而这也是吸引险资的关键。
在陈雳看来,与以往举牌不同的是,本次举牌潮有着大型险资直接举牌或联合旗下关联公司共同举牌的特点。如在举牌锦江资本过程中,中国太保及旗下的太保产险、太保寿险、太保安联健康、安信农业等一同发力;而在“扫货”工商银行之时,包括国寿集团、中国人寿及中国人寿海外公司齐上阵。
同时,入市资金来源多来自于自有资金、保险责任准备金、募集资金。如百年人寿表示,投资顾家家居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险责任准备金,来自传统保险账户。
除了头部机构火速“加盟”、使用自有资金上阵外,今年险资举牌的另一大特点便是偏好港股。
北京商报记者统计,上半年15次举牌涉及9家上市公司股票,其中10次为港股,涉及的股票包括工商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锦江资本H股、赣锋锂业H股、中广核电力H股、光大控股H股、中集集团H股。其中,包括锦江资本H股、中广核电力H股、农业银行H股被“二度”举牌。
关于为何港股如此受到险企青睐,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认为,一方面港股估值整体上低于A股,因而从资产配置角度上讲收益更高;另一方面,港股监管更加严格,更加符合保险公司对于资金安全性的要求。
陈雳指出,中长期来看,受益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科技行业的政策支持,比较看好恒生资讯科技业。恒生H股金融业也是值得关注的板块,尤其是部分估值较低的券商股,受益现阶段中国证券行业的政策支持的影响以及AH股联动效应,中长期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而从今年15次举牌所涉及的标的来看,既有险资长久以来偏好的银行股、地产股,也有工业机械、电力、家居等。不过,如果将范围扩大至险资进入前十大股东的重仓股来看,银行股持仓市值超过险资重仓股市值的一半,依旧是险资“心头好”。
险资对银行股的“情有独钟”,新华保险首席执行官、总裁李全曾表示,金融类的银行、保险股,虽然短期有投资风险,但长期有投资价值。从长期来看,特别是在利率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比较有抗风险能力:一方面可以作为债券替代品,另一方面,一些中资银行股息率在6%以上,估值方面,市净率PB仅在0.4倍、0.5倍,非常有投资价值。
此外,对于险企在投资选股过程中的偏好,陈雳介绍称,险资更重视中长期投资,以及对资金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更看重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龙头地位,尤其是选择低估值、适合做左侧交易的行业或个股,配置上也偏重市值在行业里中等规模以上的。
郭金龙也解释称,险资选股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因保险企业对于市场有着“定海神针”的作用,来自负债的保险资金也需要体现刚性。除了安全性外,因每年需要一定的资金进行赔付,险资需要一定的流动性,在选股过程中,险企还要保证所投资上市公司的收益性不能太低。
对于未来险资举牌入市热潮是否会持续,郭金龙抱有乐观态度,并认为这将是市场、监管和保险公司自身发展需求多方面共同发力的结果。
他表示,从市场角度看,上半年整个资本市场较为低迷,许多上市公司股票大幅度下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特殊机构投资者,险企投资上市公司对于整个市场可以起到重要稳定作用。
从政策角度看,保险行业监管机构鼓励保险行业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于6月18日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更好地发挥保险特有的抗风险作用、保险机构要加大对企业中长期债券投资、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各种渠道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等。
除此之外,年初至今,监管曾也发布了多项针对险资入市的鼓励性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等。
而从保险公司自身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看,市面上险企的权益投资账面余额远低于政策规定的30%红线,险企增资符合自身发展需求。
以上半年多次举牌的险企为例,国寿集团截至3月31日的合并权益类账面资产余额,及截至6月30日合并持有工商银行H股股票金额,合计占其一季度末总资产比例20.44%;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信保诚人寿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约为人民币199.37亿元,举牌后将占第一季度末总资产比例25.25%。
“此外,根据历史经验,在股票市场大规模低估后一般会出现反弹,此时投资有助于提升保险资金的收益。在多方发力作用下,保险机构增资举牌入市,是必然会进行的理性选择。”郭金龙如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