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偏松-稳健偏紧-稳健偏松
从1998年到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稳健偏松到稳健偏紧稳健偏松3个阶段。
1998年一季度至1999年三季度(稳健偏松)
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内外承压,首次出现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稳健偏松,最终目标为反通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内需不足、就业压力增加、外需下滑,GDP增速从1996年的9.9%下滑至1997年的9.2%。国内首次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1997年10月零售物价首次出现负增长,1998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仅增长6.8%。基于此,央行从1998年一季度开始通过取消贷款规模、大幅下调法定准备金率、引入公开市场操作、多次降息等手段放松银根。
1999年四季度至2001年二季度(稳健偏紧)
CPI由负转正、经济良好运行,进出口恢复导致外汇占款增加,央行最终目标侧重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稳健偏紧。进入2000年后,CPI由负转正后低位温和运行,GDP增速为9.5%,比上年增长0.8个百分点。2000年后进出口贸易恢复性增长导致外汇占款迅速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央行改变公开市场操作方向,由投放基础货币为主转变为回笼货币为主,2000年8月1日首次开展正回购操作收回流动性。这一阶段,央行并未启动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工具,同时控制信贷规模适度增长。
2001年三季度至2002年四季度(稳健偏松)
通缩再现,经济承压,央行最终目标为反通缩,货币政策稳健偏松。2001年受美日欧经济下行的外部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为8.3%,相比去年略微下降0.2百分点。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吸引大量的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成本下降而引发物价总水平的下滑。2001年11月开始,通货紧缩现象再度出现,CPI由正转负,下跌态势持续10个月。央行首先以买入现券为主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为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央行在2002年2月降息,下半年M2同比增速稳步升高,宽信贷政策助力房地产行业迅速崛起,2002年经济增速企稳回升至9.1%。
总结:以从间接调控到直接调控、以反通缩为主的四年
1999~2002年这四年间货币政策主要目标为反通缩,基本完成了由直接调控到间接调控的过渡,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加入WTO的外部冲击。央行在此阶段开始综合运用再贷款、存准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等多种工具,在方向上均是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此外,央行取消贷款规模管理,赋予商业银行贷款自主权。在此阶段,存准率从8%降至6%,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6.39%降至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