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2月初以来,A股市场走出了一轮快速反弹的行情。不过,从去年12月初的2857点反弹至近期高点3127点,也不过是10%左右的空间。然而,让投资者感到困惑的是,原本颇显强势的市场行情,却在刚触及到3100点之后,却显示出一定的疲态,从近期的市场走势来看,沪市再度跌破了5、10日线,刚刚提振起来的市场投资信心与赚钱效应,却又一次遭遇了降温。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就目前而言,沪市仍未完全回补今年1月2日的跳空缺口位置,且沪深市场的日均成交量能依旧处于6000亿上方的水平,在量能尚未快速萎缩,市场指数尚未完全填补缺口的背景下,A股市场暂时仍然定义为强势震荡的运行格局。然而,与前一段时间A股市场的单边上涨走势相比,如今的A股表现却显示出一定的疲态。
那么,为何A股市场刚触及3100点,股市就开始显示出疲态呢?
在实际情况下,目前的A股市场仍然处于估值理性修复的阶段。但是,与此前仍处于3000点下方的A股市场相比,如今沪深市场的平均估值已经有所回升。截至今年1月16日,沪市平均市盈率为14.81倍、深市平均市盈率为27.54倍。其中,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为18.37倍、中小板市场平均市盈率30.24倍、创业板市场平均市盈率为50.75倍。由此可见,假如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保持平稳运行的状态,那么市场阶段性的估值修复已逐渐步入中后期的状态,市场指数越往上爬升,估值修复的想象空间也就逐渐缩小。
再者,纵观A股市场的历史走势,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内,3000点基本上属于A股市场的价值运行中枢位置,在3000点至3600点的区域内,A股市场本身聚集了大量的密集套牢筹码。与此同时,从几次反弹高点来看,都基本上在3500点附近。例如,2007年530前后,市场在3500点至4000点附近区域形成阶段性头部。又如,2009年8月,市场单边上涨行情的顶部区域在3478点附近。至于2018年初的市场高点,也是在3587点附近。由此可见,对于3500点附近的压力,确实非常沉重,股市越往上爬升,向上的抛售压力愈发明显。
与此同时,就目前的市场环境分析,新增资金回流市场的速度并不算可观。自市场从底部反弹以来,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平均持股仓位却发生了大幅攀升的迹象,不少基金机构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位水平。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仓位中位数已经触及到88%的比例,而市场长期存在着股基88魔咒的说法。至于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水平,也处于大幅增加的状态。换一种角度思考,在各路机构投资者持仓水平大幅攀升,且触及历史高位的状态下,实际上预示着若市场缺乏新增资金的有效补充,那么市场的资金面状态就可能处于阶段性瓶颈的状态,作为一个长期以资金作为推动主导的市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即在市场行情明显回暖之际,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与减持压力骤增。与此同时,IPO有加快提速的迹象,对部分大盘股IPO的加速回归,实际上对市场起到了分流资金的压力。假如市场缺乏了足够的流动性以及缺乏了充分的活跃度,那么限售股解禁减持及IPO提速压力,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压制着市场行情的表现,对市场投资信心的影响不可小觑。
在3100点上方,市场指数越往上走,所面临的抛售压力越大,就更需要更多的新增资金补充。然而,在缺乏持续新增资金补充的背景下,虽然市场向下调整空间有限,但股市持续向上的难度也会骤增,或许维持高位震荡的局面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高位横盘震荡的时间越长,却越容易消耗市场的向上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