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是投资者或投机者最大的敌人。——杰西·利弗莫尔
从稔禅师:什么是进?
南泉禅师:平常心是道。——《赵州禅师语录》
投资者应进行哪些心理修炼?
股市不仅是交易竞技的场所,也是心灵修炼的地方。它考验的不仅是投资者的技术分析能力,更考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古人眼里,行:住、坐卧皆可修行,而交易作为现代社会的金融行为,同样也可视为一种修行方式。有道是:何处青山不道场?股市亦是修心地。投资者如果把股市当作修炼场所,把自己的心修炼好,收获的将不仅是财富,还有人生的智慧。可是每天面对各种消息、流言,面对红红绿绿不停跳动的数字,谁又能做到心静如止水?
运笔至此,笔者不由得想起一则禅宗公案。公案出自《六祖坛经》,《六祖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六祖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投资者每天盯着电脑屏幕,股价如心电图般起伏波动,心情随之发生变化是很自然的事,尤其当看到涨、跌、停这类极端走势,你的心跳、呼吸甚至都会改变,这说明走势影响了你的情绪,你的心境受到了外界的干扰,这就是“心动"。心随境转也是人性使然。但作为金融交易者,最好不要受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因为价格并不受我们的控制,我们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的心境。情绪一旦受到外界影响,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也会下降。投资者要想做到心不随境转就需要修炼,把自己修炼到见价格涨跌“如木人见花鸟”一般,那就算修炼到家了。
如何才能做到心不随境转?
对于交易者而言,最大的敌人不是市场,而是人本身。贪婪和恐惧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劣根性,每个人都会有,只是被股市放大了而已,贪婪使人看不到风险,恐惧则让人失去机会。
佛教认为。人生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有贪、嗔、痴三毒的存在,贪让人水不知足,慎让人产生恶,痴让人产生错误认知。因为有了贪、嗔、痴,所以才需要相应的破除之法,佛教称为“三无漏法”,即戒、定、慧,合称为三学。说通俗点,就是戒律、禅定、智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三者彼此关联,缺一不可。
“戒”是约束和规范,通过遵守“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股市中,可以理解为制定一些交易规则,如熊市或下降趋势不进行交易,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定”是指“定力”,面对世俗纷扰,面对股价波动,要有一种不被外界各种因素干扰的能力,所谓“内不乱为定”。而“定能生慧”,一旦拥有了定力(信念),智慧也就离你不远了。如此循序渐进,等功夫修炼到一定时间,心自然就不随境转了,到那时,除了能洞悉股市还能彻悟人生。
笔者经历过两次大熊市,对此深有体会,也就是从那时起,笔者开始接触佛教,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股市的起起落落仿佛人生的轨迹,有高潮也有低谷,有的人落入低谷后重新启程,有的则从此泯然于世。熊市末期,经常能听闻有人自杀甚至杀人的消息,有的还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2015年中的暴跌,导致私募基金经理刘强自杀,走上了与他的偶像同样的一条不归路。他生前写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其实投资的秘籍不在于巴菲特,也不在于索罗斯,更不在于利弗莫尔,而在我们自己的心中。为什么体会不到?因为我们的妄想执着蒙蔽了我们的佛性。试着让自己安静下来,体会一下自己的呼吸,静极生慧,就是这个道理。”笔者对此深表赞同。然而,他仍然以激烈的自戕方式结束了短暂的人生,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心魔在作祟。由此可见,不管股市中人还是普通人,修心都是一门水无止境的功课。心魔不除,修行不止。
也许还有当局者迷吧!股市就像一个局,谁进入了就再难以脱身,成了它的俘虏,任其摆布。有人说,交易是与魔鬼签订的契约。也许只有离开股市,才能彻底摆脱魔鬼的纠缠。
“功夫在诗外”,股市亦如此。
不管是投资还是投机,输赢都是难免的,连大师们都不能幸免,何况我辈凡夫?输了从头再来,赢了也不忘回报家庭、回馈社会。我们学习的不仅是巴菲特·索罗斯的投资和投机理念,他们对慈善事业的贡献同样值得后人学习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