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透露,证监会、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教育部和证监会将着力推动“炒股教育”融入课程教材体系的相关工作。
而从相关报道来看,青少年“炒股教育”要注重综合性 实践性。为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学校教育中大力普及证券期货知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中小学、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不同教育阶段按照当地情况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投资者教育工作,为处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编制了不同程度的金融知识教材。目前,各省市试点涉及 5 万多所学校,财商教育全面开课,惠及上百万学生,全面普及金融、投资、理财等相关知识,真正实现从娃娃抓起。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炒股成了一项“全民运动”,以投资者开户数为例,目前A股投资者的开户数达到了约1.5亿人次,这已覆盖了中国相当多的家庭。因此,在国民中进行“炒股教育”确实很有必要,包括“炒股教育”走向校园。在这方面,证监会与教育部开展合作也是有必要的。不过,“炒股教育”走向校园应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为主,走向中小学教育则必须慎行。虽然很多事情国人都提倡从娃娃抓起,但“炒股教育”是否需要从娃娃抓起,则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中国的孩子缺少快乐的童年,这是不少国人的一个共识。为什么缺少快乐的童年?那是因为孩子们的童年都被各种繁重的学习所压迫的缘故。中国的孩子中小学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巨大,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如何让这些孩子们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这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所在。如今,又要给孩子们增加一项“炒股教育”,这到底是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压力还是减轻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呢?不仅如此,“炒股教育”还要注重“实践性”,也就是说要进行真实的炒股,由于股市行情瞬息万变,而这种变化又都牵涉到炒股者的利益,如此一来,那些炒股的孩子们又如何能够集中精力来学习其他的课程呢?目前的中小学生,很多都已经被游戏坑害了,如果再让炒股来分散孩子们的学习精力,恐怕不少中小学生又要被炒股所坑害。所以,“炒股教育”要不要进中小学校园,这实在是一件值得重新研究的事情。
而且,对于中小学来说,谁来对学生进行“炒股教育”,谁来当学生的老师也是一个问题。毕竟目前的中小学没有这种现成的教师资源。并且当学生们的“炒股老师”,责任重大。学生们炒股赚钱了,当然不会出现纠纷,但学生们炒股亏损了,谁来为此负责。“炒股老师”要不要为此承担责任,学校要不要为此承担责任?毕竟学生们炒股都是老师带进去的,而老师带学生们炒股又是学校安排的。学校说不负责,老师说不负责,这恐怕说不过去。这就印证了坊间的那句股语:如果你恨一个人,就带他去炒股;如果你爱一个人,也带他去炒股。如果学校方面对学生谈不上爱,也谈不上恨的话,那就最好别带学生去炒股。这炒股的后果将是很严重的。在这个问题上,作为中小学学校来说首先就要有风险意识。
不仅如此,中小学学生炒股也会闹得整个家庭都不得安宁。毕竟学生炒股,又将增加学生家庭的开支负担,而且这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负担。毕竟学生没有收入来源,炒股的本金只能由家庭里支出。并且由于学生之间存在攀比心理,这笔开支恐怕不是几千元能够解决的,而是上万元、数万元,甚至更多。这对于要承担房贷压力的家庭来说,显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同时由于炒股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是学生们根本就没有精力来胜任的,因此,为了帮忙孩子们炒股,一些做父母的就会因此走上炒股之路。由于中国股市是一个重视融资的市场,投资者注定是要亏损的,因此,孩子父母炒股也将难逃亏损的命运。这又将进一步加剧家庭的经济危机。因此,孩子炒股也绝对不是家庭的福音。
当然,尽管“炒股教育”进入中小学需要慎行,不过,如果将“炒股教育”改为“金融知识教育”进入中小学,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比如,让中小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懂得储蓄,懂得当下流行的各种支付,以及各种支付的风险,甚至了解一些理财的常识等,这确实是很有必要的,这比纯粹意义的“炒股教育”要有意义得多。因此,与其让“炒股教育”进入中小学,不与让“金融知识教育”进入中小学,“金融知识教育”确有必要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