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创业板指盘中涨逾2%,盘面上,碳交易、电力、民航机场、钢铁、鸡肉、钛白粉等板块涨幅居前。截至发稿,沪指上涨0.98%,深证成指上涨1.16%,创业板指上涨1.80%。
今日消息面:
2、史上首批!直接退市 两家A股公司同日摘牌 没有整理期!退市新规持续在发威
3、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回应诸多热点话题 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审核要求
4、百亿级私募最新持仓曝光 礼仁、高毅、大朴加仓哪些标的?
5、如何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如何支持碳减排?易纲讲话干货来了
6、社保基金也出动!聚焦“碳中和” 机构密集调研!影响几何?机构这样看
7、新兴市场又遭“空袭”!食品价格频繁暴涨 三国央行紧急加息 中国如何应对?
8、新股大肉签又来!本周13只齐发 这只发行价创业板年内第二
对于A股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观点。
A股正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的平静期,有底有压,通胀预期和美债收益率的拐点是凝聚配置共识的关键;建议紧扣这两者趋势,提前布局通胀预期的拐点。
首先,A股市场流动性继续处于紧平衡状态,存量博弈特征明显,市场结构的分歧较大。其次,海外再通胀交易已经进入下半场,预计通胀预期将在4月见顶;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进入缓慢上行期,最终料将倒逼美联储采取应对措施,预计本轮高点在2.0%左右。最后,欧美经济的需求回升高度依赖疫苗和政策,实际恢复可能非常缓慢,不确定性高,当前市场预期过于乐观,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快速上行动力不足。
配置方面,随着海外经济预期下修和流动性预期上修,各类资金将重新凝聚共识,建议提前布局通胀预期拐点。具体配置方向上,通胀预期拐点前,建议继续配置地产、保险等低估值高性价比防御板块;通胀预期见顶后,建议增配中下游成本端预期好转的制造板块,包括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居等;同时,随着流动性预期修复,建议增配“五大安全”领域中高性价比的科技安全(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信息安全)和国防安全(军工)。另外,建议在二季度继续配置市场局部共识较强的疫情受损板块修复,包括旅游、酒店、航空。
2月18日以来市场下跌类似07Q1、14Q4,属于牛市中后期的回撤。借鉴历史,这个阶段盘面冰火两重天,市场风格短期摇摆,调整结束后会延续前期风格。调整需要时间消化,未来市场重新向上有望由智能制造引领,大众消费跟随。
指数重回震荡,结构性高估值消化待时日。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博弈,“拔估值”难度提升。投资范式需转换,从过去单一强调公司质地转向突出边际改善,寻找新的价值。
投资主线如下:1)需求与盈利扩散+外延信贷依赖削弱、内生现金流创造能力增强+中游成本可转嫁的共振方向:机械(纽威股份/博实股份);2)全球原材料周期:石化(中海油服)/基化(万华化学)/有色(紫金矿业);3)疫后服务消费复苏:酒店(首旅酒店)、旅游(宋城演艺)。4)资负表修复的金融:银行(江苏银行)/保险(中国太保)。此外,推荐碳中和主题:钢铁(宝钢股份)/新能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春节以来,A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而唯独小盘价值(代码:399377)上涨。小盘价值占优一般都出现在经济加速上行而利率也同时加速上行,投资者需要寻找高增速的标的对冲利率上行带来的估值压力,PEG≤1成为投资者重要的选股参考指标。同时,中小价值占优的环境往往意味着市场缺乏指数型机会,但也不是熊市,市场风格从寻找β到寻找个股α。投资者需要更加看重公司的边际改善和年内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接受一定程度的不完美。
中小价值占优之后,最终的结局基本都会转向大盘价值,要么是大盘价值加速补涨,要么就是大盘价值相对抗跌。而究竟是大盘价值抗跌还是领涨,主要在“新增社融增速”这个指标。
上周美债10年期国债利率继续小幅上行突破1.7%而中债10年期利率则稳定在3.2%附近,但A股仍较美股及全球主要股指表现更弱,以“茅指数”、“创业板指”调整幅度更深。此前在3.7《风格切换,避闹取静》中提出历史上微观结构恶化往往会经历2或3个阶段,分别是估值消化、负反馈出现、业绩下调(或有);而近期绝对收益投资者降低或腾挪仓位,“热门股”处于阶段二的负反馈进程
上周市场先延续此前的温和反弹趋势,但上周五投资者对美债收益率上行、新兴市场加息,市场再次显着调整。对此,A股市场的内因是第一位的,如果市场估值修正至疫情前水平或者说和盈利增长更为匹配时,预计市场对外部利空因素的敏感度将显着降低。
总的来说,A股在完成估值修正以前,战略上仍需以防御为主。过去两周的市场以交易性机会为主,操作难度较高,短期如果市场再有显着调整,可以更为积极地去把握阶段性反弹,除了关注前期超跌反弹的品种外,整体配置结构要倾斜估值与盈利增长速度及空间匹配度高的品种,对于股票估值的容忍度需要比去年显着苛刻。当前行业重点关注:银行、房地产、化工、有色、家电家居、医药、食品饮料、军工等。主题关注:碳中和等。
过去1个月多市场受到美债收益率上行的冲击,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站在当前时间点,市场调整进入后段,最大的冲击可能已经过去,诸多强势板块回到2020Q3水平,低估值板块完成一轮估值修复。往后看,回归业绩基本面,一方面中美地产周期共振,经济复苏,量价齐升。另一方面结合年报、一季报,优胜劣汰,估值在合理区间,公司业绩符合或超预期的方向,将是下一个阶段重点关注和阿尔法的来源。把握3条主线:1)全球复苏,量价齐升的中上游周期制造品;2)从疫情中逐步恢复的服务型消费;3)碳中和主线。
前期判断本次A股市场的调整是去年3月23日指数见底回升以来首次“中期调整”,一般幅度会是在15%以上,调整与盘整的时间可能会持续2-3个月。当前市场整体调整幅度已经不算低(沪深300春节后振幅已超过17%,同期创业板指振幅25%),市场整体估值也回到历史均值附近(沪深300前向市盈率目前已接近2005年以来的均值,非金融部分在历史均值向上0.4倍标准差附近),市场整体继续大幅下行空间可能有限。
但结合增长和政策环境及历史经验来看,调整时间可能尚短,结构性估值仍不具备很强吸引力。参考外资持股前100的个股构建的行业龙头指数,经历前期明显回调后动态市盈率已低于30倍(历史均值约18倍),结合基本面及景气程度差异,后续这些公司表现可能分化,待短期估值和仓位风险有所消化后可能逐步重拾升势。未来一段时间判断市场整体继续盘整震荡、平均成交量可能进一步萎缩,明显上行或下行可能需要新的催化因素或事件出现,对市场中期前景不必过于悲观。
行业建议:重结构、轻指数,自下而上。短期震荡反弹中可能下跌多的板块反弹会相对多:1)短期内估值低、此前涨幅低的板块可能略显韧性;2)中期来看,消化估值压力后,仍建议关注结构性的趋势,消费仍是自下而上选个股的重点,新能源、科技、医药等领域结合景气程度自下而上逢低吸纳。
A股春节之后出现了明显的调整,尤其是核心资产。部分投资者认为是美债实际利率的大幅上行导致了春节后市场的波动。但更为核心的因素是大部分行业2019-2020年的估值扩张本应在2021年通过盈利逐步消化,却因为大量新发基金进场导致市场的核心矛盾进一步激化。在深度调整之后,当下市场的定价逻辑明显交回到绝对收益者手中,价值的安全线开始成为重要参考。从部分核心估值指标与预期收益率角度看,各大宽基指数定价矛盾已阶段性缓和且年内预期收益率转正;从交易指标看:用来衡量“抱团”风险的指标已经回落至2020年Q3水平,而A股部分资产已经开始得到部分长期投资者的认可。有理由相信“持币”的绝对必要性在阶段性下降,投资者已经可以专注于结构性机会的挖掘。
基于ROE的价值修复和产能周期中的成长性回归,推荐的板块有:钢铁、铝、银行、房地产、建筑、煤炭、公路、旅游(景点,酒店)。值得注意的是,当下部分机械设备、化工(纯碱、PVC、钛白粉)以及TMT板块的中小市值标的应该被纳入投资组合中。
当前对投资者而言,价格比时间更重要。市场在当前点位,已经包含了国内通胀上行导致货币政策收紧、美债利率大幅上行乃至全球流动性收紧等多重担忧和悲观预期。但事实上:1)当前全球共振式复苏下,国内企业盈利仍在持续修复上行。国内PMI指数已连续12个月维持在枯荣线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也连续4月回升。国内经济仍在持续复苏。2)国内仍处于通胀上行初期,货币政策也仍未出现显着收紧的信号。并且,在政策不会急转弯的前提下,未来也很难看到系统性的变化。2月CPI同比-0.2%,PPI同比1.7%,涨幅较上月扩大1.4%。但由于天气转暖及春节假期影响,环比涨幅回落0.2%。因此,从短期来看,当前国内通胀压力仍较小,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制约。3)全球货币政策维持宽松,财政刺激也持续加码。美国总统拜登已于3月11日签署了1.9万亿美元的纾困法案。同日,欧央行也决定维持1.85万亿欧元的紧急抗疫购债计划,且下季度的购买速度将显着加速。因此,市场悲观预期将被逐步修复。建议在调整中,精选长期景气向上、估值已来到合理中枢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