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度是大股东和大客户,禾赛科技三年多却亏2.5亿,专利诉讼拖“后腿”
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禾赛科技”)递交了申报稿,拟申请在科创板上市。
此次申请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20亿元,其中12亿元计划用于建设智能制造中心项目,6.5亿元用于激光雷达专属芯片项目,剩余的1.5亿元将用于激光雷达算法研发项目的建设。
据介绍,禾赛科技目前的主营业务为研发、制造、销售高分辨率3D激光雷达以及激光气体传感器产品,其中,面向广义机器人应用的激光雷达为公司核心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激光雷达主要市场集中于无人驾驶领域,并逐渐向服务机器人领域拓展;公司激光气体传感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气体检测领域,主要包括激光甲烷遥测仪和激光氧气传感器。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共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孙恺、李一帆、向少卿,本次发行前三人合计直接持股比例为30.03%,通过员工持股平台上海乐以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7.13%的股份,共同合计控制禾赛科技37.16%的股份。
IPO日报注意到,在禾赛科技一众机构投资者中,还出现了百度的身影。
招股书显示,2017年3月,百度旗下的百度中国以1.05亿元的价格认购公司437.67万元的新增注册资本,本次发行前持有7.88%的股份,为公司最大的机构持股方;第二大机构股东为外资控股的博世中国,持股7.65%。
其中,百度不仅间接持股公司,报告期内还担任着后者大客户的角色。据悉,按照合并口径计算,禾赛科技在2019年全年对百度的销售额为2327.88万元(在当期总销售收入比例的6.68%),百度系其第二大客户。
那么,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的禾赛科技,业绩表现如何?
上会稿显示,公司2017年的营业收入仅为1947.4万元,2018年便上升到了1.33亿元,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8亿元、2.53亿元;这一增长主要系得益于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产品销售额的增加。
不过,与收入快速增长形成“温差”的是,公司亏损的“窟窿”却在扩大。报告期内(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禾赛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2427.23万元、1611.23万元、-1.5亿元、-9379.75万元,三年多共计亏损2.52亿元。
此外,公司目前还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截至2020年4月末,母公司(禾赛科技)累计未弥补亏损为-2.23亿元;截至2020年9月底,合并报表后累计未弥补亏损为-3873.85万元。
公司表示,上市时存在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研发支出金额较高,且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客户的采购需求出现临时性放缓。
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有所增长,分别为2940.99万元、6183.93万元、1.68亿元、1.6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51.02%、46.54%、48.32%、64.43%。公司研发费用主要由人工成本、材料费、委外设计开发测试费等项目构成,其中,“人工成本”这一项支出较多,由2017年的1088.8万元上升至2019年的6858.48万元,在研发费用中占比超40%。
截至2020年9月底,禾赛科技及其下属子公司拥有专利权177项,其中国内专利167项,境外专利10项。
报告期内,公司还曾涉及到诉讼之中。
据披露,2019年8月,Velodyne分别在美国两地指控禾赛科技侵犯其在美国注册的旋转式激光雷达相关专利;同年,禾赛科技在德国对 Velodyne 提起诉讼,指控后者侵犯其在德国注册的旋转式激光雷达相关专利;2020年,公司在中国指控Velodyne侵犯其在中国注册的旋转式激光雷达相关专利。
天眼查信息显示,Velodyne(全称“Velodyne Lidar USA, Inc”)主要为自动驾驶汽车、驾驶员辅助、送货解决方案、机器人技术、导航、地图绘制等提供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目前为30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公司于201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而对于上述专利纠纷,双方最终选择了和解。
2020年6月,禾赛科技与Velodyne 签署《诉讼和解和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双方均在协议中否认对另一方的专利存在侵权行为,并约定在全球范围内交叉许可双方现有和未来的专利。禾赛科技表示,“考虑到发起和应对国际诉讼的费用和机会成本,公司同意向Velodyne支付和解费用,包括一次性的专利许可补偿及后续按年支付的专利许可使用费”。
记者从招股书看到,在非经常性损益表中,2019年公司“诉讼相关的专利许可补偿”为1.6亿元,换句话说,此项即禾赛科技支付给Velodyne的一次性专利许可补偿费,这也系公司当年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
此外,2020年至2022年三年间,公司每年还需向Velodyne支付专利许可使用费。2020年前三季度,禾赛科技支付的这项费用就已达到1500.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