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信用债违约事件多发,A股市场又起伏不定,高盛、中金、中信等多家机构则频发报告看好明年大宗商品表现。站在当前时点,如何进行大类资产配置?记者日前采访了德邦基金副总经理汪晖,在他看来,必要的动态调整是做好资产配置的关键。就各类资产性价比而言,权益市场优于债券市场,港股的配置价值尤为明显。
汪晖表示,当前市场对资产配置的理解存在一些混淆地方。第一,资产配置并不是长期固定的投资比例,也未必是低频交易。确定好股债比例,不管市场如何变化一路死扛,这不是资产配置,必要的动态调整是做好资产配置的关键。
“市场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所有的交易都是基于信息的分析和应对。虽然很多信息是市场噪音,但不去解读信息,不对信息作出正确的反应,就违背了资产配置中最重要的理念。”在汪晖看来,资产配置要积极地躲避风险,追求收益。
第二,资产配置并不见得一定要多元化,不是每种资产都买一点就叫资产配置。汪晖分析道,资产配置可以分为战略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具体来看,战略资产配置决定了必配的大类资产和大致比例范围。战术资产配置往往带有择时成分,诸如参与黄金、原油、衍生品等市场投资,但应该尽量阶段性参与,有一定成长性的资产才是资产配置的主角。
汪晖表示,做大类资产配置无法完全剥离择时成分,要做好主动研究和市场分析。“这也是FOF这类产品存在的价值,母基金层面更多地做好大类资产的研究和配置,底仓的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可以交给更擅长基本面分析的基金经理。”
站在当前时点,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汪晖表示,保守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固收+”产品,积极的投资者在配置时尽量风格均衡,不宜再单边押注成长,也不要全面转向顺周期,后续的市场风格会更加多元化,要特别重视港股在配置中的重要性。
对于债券市场、A股市场、港股市场、大宗商品市场,汪晖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汪晖认为,债市仍处在慢熊阶段,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3.3%,利空逐渐兑现,但短期仍未见到趋势性变化,后续随着社融增速触顶回落,债券利率顶部或许会更加明晰。
“近期信用债违约事件对利率债造成较大冲击,有可能带来一定的配置价值。信用债市场最近出现大面积折价成交,其中不乏错杀,但本轮信用风波还对传统信用定价体系造成了一定冲击,建议仍以谨慎为主。”他认为。
A股市场最近仍较为震荡,顺周期板块强势崛起,此前涨幅较多的科技、消费、医药板块则黯然失色。汪晖表示,从整体来看,股优于债,就A股市场而言,后续风格会更加均衡和多元,热点也会扩散,而不是切换。“过去大家主要关注的是赛道型行业和成长型公司,这些标的仍然是中长期的投资主线,只是当前时点需要更注重估值和盈利的匹配。从中短期来看,顺周期板块开始逐渐被市场关注,还有一定的估值上修空间,行情不会很快结束。”
汪晖也颇为看好港股的投资机会。他认为,港股似乎已完成起跳前的所有准备动作。首先是市场机制的完善,引入了同股不同权,吸引了更多优质新经济标的来港股上市。其次是市场完善后带来的流动性和估值双提升,曾经压制港股的低估值因素已经发生反转。最后是配置角度,AH股溢价指数处在历史最高位,安全边际不言而喻。
“市场也越来越关注顺周期,而港股的周期板块无疑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在权益配置上,当前可以增加一些港股资产。”汪晖称。
此外,对于大宗商品市场,汪晖认为,大宗商品受益于经济复苏,由于美联储的货币宽松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美国可能在2021年面临一定通胀,美元或将不断走弱,这也形成了对大宗商品走强的预期。“不过,从配置角度而言,建议尽量选择流动性好、波动风险相对较小的资产,如股票、REITs等,因为它们既能生息,又有成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