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察 | 险企投资动作频频,进军股权投资难在哪里?
今年以来,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改变了创投业过去十年的“退出”生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注册制开启了股权投资的3.0时代。但是,制度创新仍无法解决困扰业界已久的募资难题,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社会资本出资的积极性大大减弱,业内都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政府引导基金、养老金,以及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资金。
作为市场上最大的“钱袋子”,保险资金今年以来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不久前,政策取消了险资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的限制,还允许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这意味着,股权投资或将迎来更多的“活水”。
而据记者了解,自从险资在被允许扩大投资范围之后,不少险资都开始积极搭建投资平台,完善自主投研能力。就在近日,富士康科技集团与中保投资在近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发起设立符合双方全面合作要求的私募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人民币,总规模200亿元。而在此之前,中保投资曾和中交基金联手在武汉光谷设立了首个“国家队保险资金投资平台”。
足以可见,险资进入股权投资在意愿上来势汹汹,但在实际操作中,不管是险资自身还是股权投资机构,都存在一定的顾虑。对险资来说,长期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二级市场股票已经经验十足,成绩也不错,因此形成了行业一直以来的“舒适区”,如何大胆地走出“舒适区”则是其面临的一大挑战。
从险资的投资结构来看,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险资金投资流动性资产1.04万亿元,占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5.38%;固定收益类资产13.15万亿元,占比67.67%;权益类资产4.38万亿元,占比22.57%;投资性房地产0.19万亿元,占比0.98%;其他投资0.66万亿元,占比3.4%。
不难发现,险资对股权投资的偏好较小。究其原因,是险资天然的基因与股权投资不匹配。众所周知,股权投资是一种长周期、需要牺牲流动性、安全性和区间收益来换取高收益的投资行为。但险资有个天然的特点,就是厌恶风险,因此其长期的投资风格都偏保守。这不仅挑战保险资金的耐力,还考验险资内部的考核机制。因此,这对险资来说,应该是一个最大的挑战,也是其进入股权投资的最大门槛。
而除了投资周期的不匹配问题,险资的投资取向也和股权投资当前的投资方向有所出入。出于对收益的要求,保险资金会优先选择一些有当期收益安排的基金,此外,对于纯股权基金,保险公司更青睐于中后期的基金,比如Pre-IPO或者有上市预期的企业。这与聚焦早期的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有所偏差。
尽管业内对险资入市抱有希望,但目前市场上1.8万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能够符合险资偏好的机构少之又少,也会造成险资流向头部机构的趋势。因此,设想中通过险资入市来解决“募资难”问题的情况并未出现。总体来看,结构性的不匹配是导致险资很难大规模流入股权投资市场的重要制约因素。
但是,站在险资的角度来看,不少业内人士也开始意识到,“舒适区”开始变得不那么“舒适”。从大环境来看,长期利率下行、国际上甚至出现负利率的情况,这意味着,险资要在“舒适区”里配置到长期和高收益的资产越来越少了,加上险企自身负债压力大,这一定程度上倒逼险企走出“舒适区”,提升股权投资比例,这将是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