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大增,同期白羽肉鸡出苗量(销量)创出新高,供应增加促使生猪、肉鸡价格持续大跌。
随着上游养殖企业产能扩充,下游饲料需求好转,今年以来价格驶入上涨快车道,尤其是玉米期货价格今年以来涨幅已超三成。
养殖饲料产业链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随着养殖业供应拐点的到来,饲料板块悄然成为新的主角。
近期不断有迹象显示,养殖行业或已迎来拐点:肉鸡、生猪价格分别从6月份、8月份高点大幅回落。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29.8元/公斤,较今年8月4日最高价38.26元/公斤累计下跌22.11%;10月上半月均价为30.64元/公斤,环比跌16.24%,同比降13.69%。截至10月15日,白羽肉鸡棚前均价为5.85元/公斤,比6月4日价格高点7.8元/公斤累计下跌25%;10月上半月均价为5.47元/公斤,环比降20.89%,同比降48.97%。
另一方面,饲料期货却走出了历史级别的行情。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收盘,饲料期货板块指数今年累计实现18.71%的涨幅。其中,玉米期货指数上涨了34.09%,豆粕指数上涨了12.39%,菜粕指数上涨了6.98%。
养殖—饲料产业的强烈反差背后,供需矛盾的演绎已经远远超出了成本传导逻辑,成为当下行情发展的主线。
中信建投期货高级研究员魏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通常来说,禽畜产品和饲料原料价格之间往往呈相反走势,其逻辑在于禽畜产品产量增加使价格承压,但其对饲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刺激饲料价格上升。从此角度来看,两者虽然有成本-收益的价格传递关系,同时也有供需方面天然的反比关系。
“近期,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反映了终端需求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畜牧行业存栏量的增长。生猪方面,今年以来,我国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呈现缓慢增长态势,且规模大场占比不断提高。第三季度生猪及能繁母猪平均月度存栏量环比增幅分别为12.54%、19.41%,同比增幅分别为37.58%、66.99%。其中能繁母猪存栏增幅较明显,为未来生猪产能增加奠定坚实的基础。肉鸡方面,第三季度白羽肉鸡出苗量(销量)创出新高,说明养殖环节补栏较为积极,此外同期的平均月度销量达11499万羽,环比增29.41%,同比增31.15%。” 卓创资讯畜牧行业分析师李霞表示。
除了需求增加,天气因素及市场结构的改变令饲料期货涨势如虎添翼。魏鑫表示,玉米方面,在年度产销存在缺口的状态下,近期东北地区遭遇多次台风袭扰,导致产量进一步减少。另外,今年到主产区收货的主体更加丰富,除了原有的贸易商、饲料厂商之外,大型养殖集团也加入其中展开收货竞争。
随着生猪、肉鸡价格下跌而下游成本端饲料价格走升,养殖企业“躺着挣钱”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从养殖利润情况看,尽管生猪价格环比连续下降,但行业整体养殖盈利水平仍然处于近两年高位。李霞表示,据卓创数据,截至10月14日,自繁自养生猪利润为1494元/头,虽然目前仍处较高水平,但较今年7月8日的高点2591元/头,累计跌幅达42.34%。而目前白羽肉鸡的养殖已经出现亏损,截至10月15日,平均亏损接近2.0元/只左右,今年4月份盈利最高点一度接近8元/只,今年以来均值为亏损0.10元/只,而去年同期则为4.03元/只。
东证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李漠雨表示,未来,随着生猪存栏恢复,国内饲料需求增长,市场对玉米和豆粕看涨预期较强。随着肉制品价格走低和饲料成本走高,未来养殖和屠宰行业的利润或将受到压缩,整体盈利水平下降。
“四季度生猪出栏量将进一步增加,肉鸡存栏也持续处于高位,预计短期肉类供应呈增长态势。”李漠雨表示。
展望第四季度,生猪、肉鸡价格会否继续走低?相关企业应如何应对价格风险?
魏鑫表示,预计生猪价格震荡走低的可能性较大,由于整体的出栏预期表现较好,供给有望增加将导致价格承压。不过,禽畜市场整体还会受到元旦、春节双节备货需求的相应支撑。
李霞表示,根据各类品种的生长周期判断,第四季度鲜活畜牧产品的供应量将较为充足,尤其是生猪,这也是判断畜牧业整体行情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需求来看,秋冬季节是肉类的需求旺季,但受新冠疫情影响,终端市场购买力或低于去年同期。此外,从供应方面来看,为冲刺全年度出栏任务,规模猪场将加快出栏节奏,生猪供应将持续增加。
“生猪价格整体将呈现下滑趋势,不过11月底、12月初的传统腌腊需求或会对价格形成一定的提振作用。第四季度白羽肉鸡行情亦不乐观。”李霞表示,对于养殖户来说,除了需要关注行业本身的供需关系是否发生变化之外,还需要密切关注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动向,有计划地控制存栏量,及时避险;做好生物防控,降低流感及其他疫病的不良影响,及时了解国家在畜牧行业的政策及制度调整。
李漠雨建议:“养殖户一方面可以尽早分批次进行肉畜、肉禽出栏,规避春节前等时点可能出现的出栏过于集中,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尽早进行饲料储备,降低未来饲料价格进一步上涨带来成本抬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