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临近收官。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猝不及防,国内外经济形势也比较复杂。作为中国经济压舱石的上市公司群体,会交出一份怎样的年中答卷,备受市场关注。记者注意到,这两天半年报披露愈发密集,个别公司也出现了业绩亏损金额较大的情况。可以说,这些亏损案例很多看似意料之外,实则基本都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盘点沪市亏损程度比较大的公司,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公司风险早已暴露,市场对公司的业绩已有充分预期。*ST力帆,公司此前已暴露出经营停滞、债务累累、面临巨额诉讼等多重风险,公司日前已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公司股价表现也一路下行,相关风险正在逐步释放。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近26亿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上述风险的另一种呈现。类似的,*ST康美也在此列。
还有一类是行业整体性调整,上市公司个体难以独善其身,市场对此也早有预判。例如,首旅酒店、广深铁路等公司业绩亏损较大,都是受疫情影响带来的暂时性下滑,市场前期已经充分消化。大家都很关心的中国石油,今年上半年亏损近300亿元,乍看可能有点惊人,但结合行业整体情况来看也能够给予理解:疫情影响下,今年上半年石油需求出现历史性下降,国际油价深度下跌,上半年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同比下滑39.4%;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现货平均价格同比下降36.3%。除中国石油外,壳牌、英国石油等国际巨头也都面临大幅亏损,仅二季度便分别亏损181亿美元和168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业绩有较大波动,中国石油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半年报中推出了160亿元的分红派现方案,与往年的分红水平基本一致,显现了公司的定力和实力,也是公司坚持回馈投资者相应责任感的体现。
其实,就沪市上市公司而言,亏损还是少数。记者梳理了截至8月27日已披露的半年报,依然有近九成公司实现了盈利。三一重工、隆基股份、韦尔股份等行业龙头均实现了营收、利润的显着增长。在今年疫情影响迭加国内外经济形势挑战严峻的背景下,沪市主板公司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实属不易,也体现了沪市主板公司的蓝筹本色,顶得住压力、经得起考验。
进一步看,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经济的调整,上市公司业绩有涨有跌、有盈有亏也属正常,需要市场多一分理解和包容。可以看到的是,绝大多数沪市公司正在主动调整、积极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努力实现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升级。当前,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经济形势也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经济的基本盘和发展的转换器,无疑将在这个新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找到新的发力点,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