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8月25日电 “我们是首次申领发票,没想到上午申请,下午就接到电话通知已经办完了。”深圳市宸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范敏说,作为一家主营网络技术服务和游戏制作的新开办企业,她一度担心无法及时把发票开给客户。
今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升级“开办企业一窗通”3.0平台,新办企业需要使用发票的,通过该平台勾选发票需求,税务部门核准信息无误后,一键点击即可实现票种核定、税控设备发行、发票发售“秒批”。
在深圳,从企业登记到发票发售,“秒批”“不见面审批”等贯穿全程,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办事创业便利度和政务服务效率。
企业没有事,政府不插手;企业有好事,政府不伸手;企业有难事,政府不放手。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是深圳特区的“一号改革工程”。近年来,深圳率先推出40余项“秒批”、300项“不见面审批”、商事登记“三十证合一”等便捷举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持续升温。
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商事主体已达339.1万家,其中中小企业215.2万家,占全市商事主体的63.4%、企业总量的99.9%。今年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的情况下,深圳新增企业数量仍达到61231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09%,平均每天登记的中小企业有680家。
“作为特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深圳中小企业充盈的活力和韧性背后,离不开政府、市场、企业共生共融的良好生态。”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说。
继2013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制度改革后,深圳已推出营商环境改革3.0版。记者打开最新制定的《深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看到,内容涉及商事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企业融资、纳税服务、跨境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14个重点领域,共提出210项具体改革举措。
在企业融资方面,深圳研究出台金融科技专项支持政策,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银保合作,为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提供保证保险产品……
“今年公司产能猛增带来资金压力,深圳市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得知情况后,主动沟通银行派人到公司调研,按照深圳‘惠企16条’中针对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政策,我们不到一周就收到了贷款。”深圳市益百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辛宏说。
今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修正案》首次就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做出规定,率先探索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过低的难题;同月,《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征求意见稿)》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因生产经营、生活消费导致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自然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破产……今年,深圳审议、预备立法项目共计84项。
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给了深圳在多个领域破题的勇气。从“勇闯”到“善闯”,深圳正启动开展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科技创新条例、社会信用条例、企业破产重组条例、个人破产条例等立法研究工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提速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为中国改革不断探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