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东或二次上市融资34亿美元! 中概股再掀回归港股IPO浪潮?
2014年,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刚满周岁就遇上中概股私有化大潮。当年刘强东就说,京东没有从美国资本市场退市回到国内上市的计划,他只关心京东5年后发生什么、10年后发生什么……一语成谶。5年后的今天,市场传言京东谋求在香港二次上市。23日,有媒体报道,京东将于周四(5月28日)寻求通过上市聆讯,最快于6月初启动招股,预计6月18日挂牌。对于这一传闻,京东回应:“不予置评”。
5月22日,京东美股小幅低开,截至当日收盘,跌5.08%,报49.90美元/股,市值约733亿美元。而在5月19日,京东股价创下了历史新高,以当日收盘价55.53美元/股计算,市值达到812亿美元。短短三天,市值蒸发了79亿美元。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市场的传言引起的。据称,京东将于下周寻求通过上市聆讯,倘若成功,最快6月初招股,预期于6月18日挂牌。据透露,京东今次将不会引入基石投资者(主流机构,入股为增强市场信息)。对于网上的传言,京东集团回应,“不予置评”,但确认“在6月18日有大动作”。
作为二次上市的公司,京东享有“豁免权”,在通过港交所聆讯前无需披露招股书。这意味着,只要通过港交所聆讯,京东将随时开启招股。
重庆证券行业资深人士贺生告诉记者,根据港交所现行规定,已经或寻求第二上市的公司只要符合相应的条件,不需要向港交所提出申请,即可自动获得现行规定有关自动豁免的权利(包括达到与香港相同的会计及审计相关规定、披露要求等)。
实际上,早在今年4月底5月初就有消息传出,京东已秘密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投股书,瑞银、中信里昂、美银美林为主承销商,或出售最多5%股份,募集资金约34亿美元(约263亿港元)。
尽管目前京东集团并没否认赴港上市的传言,在6月18日当天会有何“大动作”,坊间也并不知晓。但大家都知道京东“618”是每年的重要折扣活动,是京东例行店庆的日子,所以这个“618有大动作”也着实让人浮想联翩。
5月15日晚间,京东发布了2020年的第一季度财报,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均超出了此前的市场预期。财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京东集团净收入为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日用百货商品销售的净收入为525亿元,同比增长38.2%。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为3.874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4.8%,这一增速较上一季度的18.6%再次提升,在一季度相对淡季的行业背景下仍旧新增了超过2500万活跃购买用户,这也创下京东在淡季用户增长的新高。
截至2020年2月29日,京东一共约有29.3亿股,其中,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持股为15.1%。,拥有京东近80%的投票权。就在5月19日京东集团老员工日,刘强东发布了一封以“京东是谁”为主题的内部全员信。刘强东表示,今天京东追求的梦想有两个:一是成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为此京东会在技术上不断加大投入;另外,京东还梦想成为一个国际化公司,“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
重庆证券行业资深人士贺生表示:“22日拼多多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业绩超预期,市值更是突破800亿美元。拼多多的快速崛起,让奋力追赶阿里巴巴的京东倍感压力。另外,京东现在还有许多要花钱的地方,比如22日上线的‘自营房产’业务和加速推进的京东租房业务,等等。第三从刘强东长达6000字的‘京东是谁’公开信中也可看出端倪。在一季度业绩超乎市场预期的利好情况下,同步推进全球资本市场的布局也就不足为奇。”
贺生表示,回归港股IPO,京东能避免不少因素干扰,可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同时,也将和阿里一起为港股带来更多的活力。
早在2015年,中概股就掀起过私有化大潮。在美国纳斯达克刚敲钟一年的刘强东就表示,自己只关心京东5年后发生什么、10年后发生什么,以及京东能不能持续长期为社会创造价值。
5年后的今天,京东回归港股IPO传闻甚嚣尘上。除了京东,网易、携程、百度也在传闻回归香港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之列。不过百度已明确否认回归香港上市。2019年11月底,阿里巴巴成功回归港股,率先给中概股做了示范,其港股股价一度创下227.4港元/股的纪录,较发行价(176港元/股)高出29%。
重庆证券行业资深人士贺生告诉记者,目前,互联网经济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中国的经济结构也正在发生重大改变,以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开始崛起。这些公司有强烈的融资需求,但他们的股本、盈利、股权等条件在A股无法达到IPO要求,去美国上市又有诸多难题。而香港现在的股票制度,就切中了它们的痛点,使得一批本来只能在美国上市的科技公司,现在能在香港上市了,比如2018年赴港上市的小米、美团、海底捞等企业。中概股私有化退市耗时长、成本高,阿里巴巴成功在港二次上市后,多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就传出了二次上市再融资的意向,一旦京东此次赴港上市传闻坐实,很可能会再度掀起中概股回归港股IPO的潮流。
近期,中概股回归传闻不断。与京东被传将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还有网易。就在5月20日上午,网易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报告显示,网易第一季度营收170.6亿元,同比增加18.3%;归属于网易公司股东的持续经营净利润为35.5亿元,去年同期为27.3亿元,同比增长29.9%。
早在本月初就曾有消息传出,网易已通过保密方式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这不是网易第一次传出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消息人士称,网易已选定中金公司、瑞士信贷和摩根大通负责赴港上市事宜。瑞士信贷和摩根大通未对消息置评,中金公司没有回复置评请求。彭博社5月22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网易与京东共同寻求本周四(5月28日)通过上市聆讯,其中网易期望的挂牌日期是6月11日。对于市场的传闻,记者向网易方面求证,网易表示“不予置评”。
预计京东港交所上市步骤
①京东递交上市申请书(享“自动豁免权”)
②港交所召开上市委员会聆讯
③通过聆讯京东随时开启招股
预估京东招股股价
纳斯达克上市收盘价(5月14日):
48.96美元/ADS(ADS:美国存托股份)
1ADS=2个香港普通股
港交所上市预估招股价:
48.96美元×0.95×7.8/2≈181港币/股
近年来“港股IPO”越来越频繁地闯入投资者的视野,根据2017年-2019年公开数据统计,港股IPO以超过65%平均中签率、低于5000港元平均入场费、及8.56万港元的平均年度累计收益等优异表现让港股IPO集资规模全球称冠。前有阿里、腾讯、小米等知名企业赴港IPO,后有中概股陆续回港二次上市引发回归潮。港股IPO市场有哪些规则以及如何参与港股打新呢?跟我们一起看一下:
年收益率平均达171%:根据2017年-2019年数据统计,以投入5万元港元计算,平均每年可参与170只新股认购,年累计收益平均达8.56万港元,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71%。
65%的平均一手中签率:港股市场新股分配规则偏向散户,根据2017年-2019年数据统计,认购一手的平均中签率可达65%;根据不同行业的历史数据分析,认购一定档位以上更可稳重一手。
港股特色暗盘交易:新股上市前一交易日会有新股暗盘交易,中签用户可选择在暗盘市场卖出提前锁定收益,未中签用户亦可在暗盘市场买入弥补未中签遗憾。
香港券商可提供10倍融资打新额度:为帮助用户用少量资金提升中签率,香港券商基本会提供融资打新的额度,一般在10倍左右,用户只需缴纳少量的利息即可使用融资打新。
步骤一:需至香港证监会认可的持牌港股券商处,开通国际证券账户
东财国际证券是东方财富旗下,经香港证监会认可的持牌券商
步骤二:存入新股认购资金至证券账户,一般入金五千至一万港元即可参与绝大部分新股的认购
步骤三:一键认购新股
步骤四:中签结果公布后可选择在暗盘市场交易,亦可等待上市首日进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