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泽达易盛的科创板上市申请流程中止。上交所指出,泽达易盛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根据审核规则,上交所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泽达易盛此前回复了科创板上市申请的第五轮审核问询函。公司此次拟募资4.37亿元,投向新一代医药智能工厂平台升级项目、智能医药及医疗融合应用平台升级项目以及研发中心项目等。
泽达易盛近日回复了在科创板上市申请的第五轮审核问询函,主要涉及公司从事“医药健康产业链的信息化服务”的业务定位是否准确;智慧医药平台、智能工厂平台、智慧农业平台三类业务的分类标准及合理性;公司核心技术是否为制药技术、是否具备在信息化业务上的创新能力;公司收入确认方法变化的原因等。
对于是否具备信息化业务创新能力,公司表示,分布式处理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云平台技术应用、微服务框架四类核心技术构成公司信息化技术体系。结合公司技术团队专业背景及工作能力、公司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及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公司已获得的知识产权及公司荣誉等方面看,公司具备信息化业务的创新能力。
对于收入确认方法变化的原因,公司表示,基于项目周期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公司未来业务平均开发周期的合理预期,将2018年1月1日开始的收入确认方法由“完工百分比法”变更为“取得客户的终验报告后确认收入”,并采用追溯重述法。从报告期整体来看,公司在2016年至2019年1-6月期间,6个月内完工项目金额占报告期内合同总金额近70%,采用终验法使得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可靠性、相关性,更符合谨慎性原则。
公告显示,公司致力于从事医药健康产业链的信息化服务,包括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在医药流通信息化领域的业务涵盖河北、四川、湖南、贵州、内蒙古等地的零售药店合计超过8万家。
对于未来发展规划,公司表示,目前在医药生产、医药流通两个环节取得了一定成果。公司将继续深化和巩固这两个环节的竞争优势,推进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医药健康行业应用的落地与推广,实现系统互通、数据互享、业态融合、构建医药产业生态圈的发展目标。公司计划通过五年努力,在医药研发、医药产品生产、医药产品流通以及医药服务四个关键环节,协同行业主流企业进行融合,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医药健康信息化企业。
公司此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078万股,且不低于发行后公司股份总额的25%,均为公开发行的新股,不涉及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情况。发行后的总股本不超过8311万股。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4.37亿元。其中,1.09亿元用于新一代医药智能工厂平台升级项目,9082.35万元用于智能医药及医疗融合应用平台升级项目,1.72亿元用于研发中心项目,6508.53万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公司表示,上述四个项目均围绕主营业务开展,是对现有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和发展。公司开展上述项目,有利于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
具体看,新一代医药智能工厂平台升级项目将实现公司现有智能医药工厂平台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全面升级,拟面向医药生产领域的全产业链,提供新一代医药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研发中心项目将进一步满足下游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和公司盈利水平,有助于公司实现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同时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核心人才和关键技术储备。
公司表示,随着项目的开展实施,预计公司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现有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能够有效支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和实施。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泽达易盛分别实现收入7219.11万元、1.24亿元、2.0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154.05万元、3657.83万元、5273.44万元。
2016年度至2018年度,公司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0.17%、54.91%和72.34%。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逐年上升,主要在于公司在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智慧政务、农业信息化产品等领域与中国电信旗下的多家控股子公司开展了多项合作。
公司表示,存在研发、技术升级、毛利率波动、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无法达到预计市值上市条件进而发行失败、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等风险。
研发方面,公司表示,立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保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先进性,须在技术研发及新应用领域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投入的研发费用可能超过预算,且研发的项目存在失败的风险。即使新技术研发完成并成功实现产业化面向市场,也可能出现得不到客户足够认可的风险,导致研发的新技术经济效益与预期收益存在较大差距。
毛利率方面,2016年度-2018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9.33%、50.7%和46.99%。公司销售产品的结构、服务价格、技术更新速度、市场竞争环境、人力资源成本等因素的变化,均可能导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水平出现一定幅度波动,从而影响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政策调整、产品售价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发生不利变化或新产品未能如预期实现销售,则公司毛利率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