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9年,A股有两个主题被疯狂讨论,一个是科技股,尤其是芯片股,另一个则是被誉为“聪明钱”的外资。
虽然近两年才火起来,但外资与芯片股之间的故事,却可以追溯到更早之前。
1987年,56岁的张忠谋在台湾创办“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开创了半导体专业代工的先河。在他之前,芯片厂商既要做设计,也要制造芯片,张忠谋创新了这个模式,台积电专注芯片的代工生产环节,成功分享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
基于这一创举,张忠谋也被台湾人称为“半导体教父”。
创立7年之后,台积电于1994年登陆台湾证券交易所。
1996年,台湾股票首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首次纳入比例为50%,2000年,纳入比例提升至65%,同年12月继续提升至80%,2005年5月,台湾股票全面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纳入比例提升至100%。
上市初期,台积电几乎100%由台资持股,台湾政府机构、台湾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台资机构和散户等,是台积电的股权持有者。
到了2000年,台积电的外资持股比例就超过了40%,其中:境外金融机构持有1.46%,境外法人持有29.5%,境外证券投信基金持有10.15%,境外自然人持有0.72%。
2006年,外资持股比例达到73%。。。。。。外资一路增持,到了2018年,台积电的80%的股权掌握在外资手中。
台湾,几乎失去了这家引以为傲的半导体公司。
随着外资持股比例上升的,还有台积电的市值,从2009年开始,台积电的股价加速上涨,10年时间涨了5倍,大幅跑赢同期的市场指数。
台积电在台湾成立,以此为基础一步步壮大,台湾的投资者却没有分享到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反而让外资抢占了“先机”,实在令人惋惜。
近两年,在A股市场,外资与内资的争夺战火热进行,有一些公司正被外资买“爆”。
1
观察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一直在进行中,尤其是近几年,在广度和深度上,也是在不断的拓展。
早在2002年,为了吸引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国家向一部分满足特定条件的境外投资机构批准一定的外汇额度(美元),允许他们在额度内投资规定范围的金融产品,这类机构被称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也就是俗称的QFII。
最早的时候,QFII的额度仅有3.5亿美元,而截至2019年,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QFII获批额度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113.77亿(折合人民币超过7000亿元),规模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获批的QFII机构共有292家,有一些比较出名的,如:香港金管局、瑞士银行、耶鲁大学、高瓴资本等。
其中,高瓴资本于此前不久成功入主格力,早已人尽皆知。
还有另外一只外资,叫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来,他们也是外资,只不过使用的是人民币资金。
RQFII是在2011年落地的,允许境外机构投资者以人民币投资我国证券市场,起步金额200亿人民币。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RQFII获批额度已超过6000亿人民币,达到6941.02亿,获批机构合计258家。
而在2019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更是向外资抛出了一份“大礼”——“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取消QFII和RQFII投资额度限制额。”
这意味着,外资通过QFII和RQFII这两个渠道进入A股,将不再受到金额限制,加上外汇管制的取消,可以说,外资投资A股,再无后顾之忧。
2014年和2016年,我国则分别开通了沪港通和深港通,一方面,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以买卖标的范围内的港股,更重要的则是,外资可以通过沪深港通下的陆股通,买卖标的范围内的A股。
从数据上看,自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两个渠道净流入的资金合计达到10248.20亿元。
QFII、RQFII和沪深港通,构成了目前A股市场上的外资势力,三者合计资金规模接近2.4万亿人民币,约占A股当前总市值的4%。
从总量上看,外资确实无法占据主导,但在个股上,它们的影响力却无处不在。
2
外资“爆买”A股,收益如何?
早在2014年,沪港通开通前,证监会发布的《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若干规定》中就规定:
港交所方面,也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并提供具体的操作细则:
当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28%,将暂停接受买盘,直到总持股比例降到26%以下;同时,如果超过30%,将强制启动卖出程序,按照“后买先卖”的原则将超出部分出售。
在双方的制度安排上,30%的是上限,确实也有外资触及了某些A股的持股比例上限,也就是所谓的被外资“买爆了”。
例如,自2018年8月1日起,上海机场曾41次触及持股比例上限,虽然此后在制度规则下,不得不强制卖出,但截止昨天(1月9日),外资持股比例依然高达21.85%。
从股价走势来看,自从上海机场于2015年5月19日发布公告,提示外资总持股比例达到28%的预警线以来,外资持股比例一直维持在预警线附近。
超过4年的时间内,上海机场股价涨幅高达176.37%,同期的上证指数,下跌了27.81%。
在这个过程中,“顶格”满仓的外资,赚得盆满钵满。
近期一只被“爆买”的股票,则是美的集团。
从股价走势来看,自美的集团于2017年6月9日外资总持股比例首次达到5%以来,外资持股比例持续攀升。
2年多时间内,美的集团股价涨幅高达49.04%,同期的上证指数,下跌了1.84%。
持续加仓,股价也不断走高,简直是稳稳的幸福。
还有一个可能被买爆的,是华测检测。
从股价走势来看,自华测检测于2017年11月3日外资总持股比例首次达到5%以来,外资持股比例和股价齐齐攀升。
2年多时间内,华测检测股价涨幅高达213.09%,同期的上证指数,下跌了8.60%。
十年十倍固然难,但两年两倍也足以骄傲。
自从2019年11月MSCI年内最大一次扩容结束后,市场一直担忧北向流入会放缓,目前来看,被动资金完成买入后,主动资金仍在加仓A股。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自11月1日以来的47个交易日中,仅有3个交易日净流出,其余44个交易日均为净流入,连续净流入天数更是创出新高。
外资爆买A股背后,有私募基金经理总结道:
问题是,哪些A股是外资眼中的核心资产呢?
我们选取持股市值和持股比例(占流通A股)两个维度,来看外资最喜欢将哪些A股视作核心资产。
注:此处不包括QFII、RQFII渠道的持股,仅包含沪深港通的持股数据。
以持股比例看,前五十个股中,有28只个股持股比例超过10%。
其中,华测检测、上海机场、方正证券、韦尔股份、美的集团位居前五。
算上QFII和RQFII渠道的持股,则美的集团、华测检测均离28%的外资股比警戒线不远。
其中,很多A股的明星股位列其中,如上海机场、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伊利股份等。
以持股市值来看,五十只个股中,前24只个股均被沪深港通持有超过100亿市值,有4只持股市值超500亿,一只超过1000亿。
前五名分别为:贵州茅台(1121.76亿)、美的集团(708.82亿)、中国平安(705.79亿)、格力电器(647.21亿)、恒瑞医药(461.86亿)。
回到开头的话题,外资加码的远不止芯片股这么简单,即便有30%的股比上限,它们也在坚定的买入并持有A股的核心资产。
其实,不管外资还是内资,其实早已展开A股核心资产的争夺战,他们的原则也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