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创业板股指再现大幅回落表现,同时科创板股票也多有下跌表现,科创板整体市净率跌破了6倍。其实,创业板年内表现要好于2018年,而在科创板设立之后,创业板股指更是有较好的上涨表现。
然而,这类高估值品种目前似乎难以获得市场较为统一看涨预期,尤其是在宏观经济增速下行,企业盈利能力下滑的背景下。
我们认为A股高估值品种仍将有估值合理化过程,而其自身的业绩周期波动特点和A股投资者偏好转变或进一步拉长这一调整周期,投资者需理性看待这类高估值品种的后市发展。
01、创业板的145倍市盈率是估值峰值
创业板是在2010年6月成立的,其估值峰值水平出现在2015年6月。当时,创业板整体市盈率最高达到145.44倍,市盈率最高达到12.92倍。
考虑到在2010年之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的低点出现2008年的10月,因此,A股高估值品种在2015年之前的上行周期应该超过6年时间,而2015年6月至今约为三年多的时间,调整周期约为上涨周期的一半左右。
当前,A股高估值品种定价水平仍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也高于2008年10月期间估值低点。所以,从绝对估值水平和行情周期变化来看,高估值品种调整尚未结束。
▲创业板估值 数据来源:wind
02、高估值品种面临大小非减持压力
目前来看,高估值品种大概率面临着大小非减持压力。在2018年底之前,较高估值表现的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减持比例要明显大于估值水平较低的上证50和沪深300。
其中,从解禁股总减持率来看,创业板为26.91%,中小板为23.89%,沪深300板块为4.82%,上证50指数为1.82%;从个股减持率中位数来看,创业板为20.89%,中小板为20.77%,沪深300板块为7.71%,上证50指数为0.35%。
而2019年以来,大小非股东净减持的规模为695亿元,高于2018年同期水平,其中高估值品种仍受到大小非股东大量减持。我们认为产业资本的态度对相关板块行情的长期趋势有重要影响。
03、经济增长放缓周期内企业盈利能力差的问题凸显
近年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上半年,国内GDP增速为6.3%,其中二季度增速为6.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9年和2020年全球增长预期下调至3.2%和3.5%。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过程中,社会投资和消费增长都出现明显回落,投资者更趋于保守。
A股高估值品种普遍总市值水平不高,也就意味着其绝对盈利能力差。由于没有较高盈利水平的投资安全边际,长期投资者对这类高估值品种就更为谨慎了。
04、高估值业绩波动大,估值下滑风险增加
从2008年至今,A股大盘品种的估值水平要明显低于中小盘品种,而中小盘品种的业绩波动显著大于大盘品种。
A股中小盘品种业绩增长最明显的时段在2010年至2011年间,而当前A股中盘股利润增速大幅回落,小盘股更是出现利润负增长的情况,因此,业绩大幅下滑更是加大估值下行的风险。
▲大中小盘股利润增速 数据来源:wind
05、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令高估值题材股“割韭菜”空间缩小
在创业板设立后,A股投资者参与其交易的门槛较低;而科创板设立时,A股投资者被要求五十万证券市值的交易门槛。一般情况下,资产净值水平高的投资者参与证券投资的经验较多,风险意识稍强。
显然,监管机构针对高风险领域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限制了相关品种的投机及“割韭菜”空间。
06、科技创新等高成长性行业的发展壮大必然经历激烈竞争及优胜劣汰的过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科技创新等新兴行业往往被市场给予高成长预期和高估值评价。然而,科技创新的难度较大且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不仅是国内市场的竞争,更有来自海外同行的竞争。
因此,参与这类新兴行业的投资者对于这种竞争淘汰局面应当有充分的心理预期,也就是说,这些股票投资面临的风险或大于在2007年用每股48元的价格投资中石油。
07、新增市场资金偏好稳健且有丰厚汇报的品种
2019年,A股市场新增资金大量来自海外投资者和国内中长线资金。这些机构偏好绩优且回报率较好蓝筹股,对高估值品种的配置规模较小。
新增资金投资偏好的特点正在改变A股投资者的偏好,并进一步推动蓝筹股自1849点以来的估值回升过程。在许多情况下,蓝筹股行情独立于高估值品种的迹象。
08、投资者需理性看待高成长性行业的投资机会
其实,对于任意一类资产的投资,都要选好适当的品种和投资时机,高风险的高成长行业则更需要这种眼光和判断能力。投资者应理性判断相关企业的行业地位和技术实力,在其股价显著低估的阶段投资或比较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