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牛股

我们一直在努力

[水皮股市消息]防止“以冷战止冷战”,中国确实到了需要新战略的时候了

日期: 来源:爱扒股

最近的独立研究和参与研讨发现,人们(战略家和对战略关注的各界人士)也许是不约而同,聚焦在世局的“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情况下“怎么办”的问题上。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人已经为“怎么办”提供了答案。战略上的现实主义和悲观主义有一点“主导”研判的味道。看来,中国确实到了需要新的战略的时候了。

在所有关于中国对外战略上“怎么办”的讨论中,对美国在战略上对付中国的现在做法的评论无疑占据了研讨的焦点。

有分析认为,“美国完全没有做好和中国互利共处的思想准备,在心理上无法接受一个可能会比美国强大的‘异类’国家。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两国关系完全有走向长期全面对抗、甚至肢体冲突的可能。

安刚认为,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为,正在“把中美关系推向悬崖边缘”。美国当年推动一个开放的中国,如今,美国在推动一个封闭的中国。“是时候酝酿形成对美新战略了”:“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真正挑战并非如何应对贸易战,而是美国对华战略的根本调整。那么,中国到底如何应对美国对华战略的根本调整?我们是否正在制定新的对美战略?

以下是我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看法:

第一,“冷战”也应是中国的战略吗?中国一直在批评“冷战思维”,反对“新冷战”。这一批评和反对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如何避免冷战,中国是否已经具有了避免“新冷战”的战略?如果要制定一个避免“新冷战”的大战略,中国要防止“以冷战止冷战”。

即使我们判断,美国确实以“冷战”对付中国;但是,中美之间今后的格局是否是全面冲突的“新冷战”,完全取决于中国是否也“以冷战回应冷战”。当年的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是双方不幸复杂互动的产物,即“冷战对冷战”的恶性循环的结果。对中国来说,与美“斗争”是否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tit for tat)那么简单?若是如此,中美的未来就势必是“冷战”。

第二,关于与美国的“和平共处”。我在本专栏前不久引用了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土耳其著名经济学家罗德里克关于中美走向“和平共处2.0”的观点。诸如“和平共处”之类的观点,目前在美国战略和思想“主流”,似乎是少数;但是,如果美国今后真的想有效解决美国面对的全球化悖论,“中美和平共处2.0”正是一个有效的大办法。罗德里克认为,美国等面对着“超级的全球化”(与中国的关系)的深刻悖论,解决办法就是与中国的和平共处,而不是与中国的“新冷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中美之间的差异是长期的,美国改变不了中国,中国也改变不了美国对中国的看法;但是,中美新的“和平共处”是解决目前中美冲突的根本之道。这一“和平共处”,史无前例,而不是与中国的长期冲突(上期我讨论过的美国对华“百年冲突”)才能调整不仅是美国面对的,也是包括中国等其他国家面对的全球化悖论的关键。

第三,在讨论对美战略的回应这一课题时,有必要触及更多的、更大的问题。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关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我认为,中国要避免陷入我称之为的“对外开放悖论”。

开放在中国一直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途径,今后仍然是解决中国面对挑战的途径。这毫无疑问。如果不进一步开放,中国确实有陷入停滞的可能。封闭而停滞是体系性的内斗的根源。开放也是解决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再平衡的途径,即中国的开放,也是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即通过开放中国而缓解全球紧张。不过,治理作为挑战的全球化,并不仅仅是在全球层次进行的。在全球治理陷入危机的情况下,更多的国家(包括美国)为了对付全球化的挑战,更加强调国家解决(即,原来的逻辑是“全球问题,全球解决”,现在的流行逻辑是“全球问题,国家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简单采取20世纪80年和90年代的开放方式,在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和缓解全球问题的挑战方面,尤其是在缓解与美国关系的紧张上,并不能立竿见影。与美国等一样,中国也面对着如何通过国家力量再平衡全球化的挑战,而且,这一点对中国更加重要。美国面对的全球化挑战,目前主要由其国家解决方案(特朗普政府的“去全球化”和对中国的“极限高压”)来进行。

在21世纪的现在,中国采取进一步开放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既是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国家方案,也是中国在全球化下行甚至“去全球化”条件下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提供解决方案(包括诸如“一带一路”这样的特定方案)、提供公共产品等缓解中国与世界之间在全球化条件下的紧张或者冲突。

这里想指出的,战略性的东西是根本大计,需慎之又慎,对之的调整,要避免一蹴而就的新战略。如果一蹴而就,可能犯下战略性错误。还是要“冷静观察”,再“冷静观察”,有一个更加稳妥的战略改变。这一改变,并非是全盘改变;这一改变也许是尽可能面向未来的积极战略。但是,这样的战略必须要基于对未来的任何重大方面的演变做出科学的判断才行。然而,未来的不确定性难以现在克服。目前,关于诸如“未来的世界秩序”等“未来的”课题,是西方学术界的热门,中国也有必要展开更多的关于“未来的”研究。任何中国重大的战略性的改变,需要依据这些独立自主的关于“未来的”研究。

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的战略问题,是高度相互联系的。如何避免因为某一方面、某一方向(如美国)战略的过度调整而消极影响其他战略?对外战略或者对世界的战略是一个体系,即对外战略体系。

目前对美国对华政策的研判,对一些流行看法,研究者更要独立审视之。我斗胆预测,一些大而根本的力量(因素)如市场、技术和社会(包括世代交替),带来的未来的“形势”仍然比现在的“人强”。

聚合标签

早盘选股涨停板上市公司龙虎榜热点题材股市炼金术股市名家股票新闻股票学堂 涨停股预测股票涨跌停板涨停板买入法涨停板卖出法涨停十五招追涨停板技巧如何抓涨停伏击涨停战法伏击涨停十八法发现涨停的60个细节涨停板如何赚钱涨停绝杀九招如何选择涨停股捕捉连续个股涨停方法股市涨停密码图解股票涨停规律涨停10招七步分析法涨停板实战交易快速捕捉涨停股的技术要诀 李大霄最新股市评论冯矿伟新浪博客水皮股市最新言论严为民最新持股淘气天尊股市最新点评叶檀股市最新评论黄生看金融齐俊杰看财经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徐文明大盘点评蒋菲股市评论牛刀股市最新评论花荣股市最新观点杨德龙最新股市评论任泽平股市最新评论但斌最新持股洪榕股市最新消息金鼎论市徐小明股市点评荀玉根股市最新评论李立峰股市最新评论郭施亮股市最新观点黄智华股市最新评论钱启敏股市最新评论沙黾农股市最新评论展锋股市最新评论丁大卫新浪博客居锦斌新浪博客李正金新浪博客凯恩斯最新股市评论王亚伟持仓股票陈锐看盘叶荣添最新股市消息蔡钧毅最新股市消息魏宁海股市最新消息阿丁股市最新消息杨百万股海实战空空道人股市最新言论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wu2198股市即时分析索罗斯的金融逻辑钮文新股市最新言论时寒冰最新言论师晨冰推荐股票詹姆斯西蒙斯操盘术查理芒格的投资原则罗杰斯投资预言曹或均跟史玉柱学炒股段永平的80条炒股妙招格雷厄姆证券分析管清友新浪博客马红漫谈股市傅海棠傅海棠期货利弗莫尔操盘秘诀斯坦利克罗操盘术马光远最新谈楼市皮海洲谈股市石天方谈股市股市刀锋股市最新评论信哥实盘和众汇富安东尼波顿教你选股投资大师教你止损国际大师谈投资利维摩尔股票交易原则跟谢宏章学炒股普林格教你选股张中秦新浪博客水皮谈股市的规律李大霄投资战略约翰博格的投资智慧边风炜股评

热门文章

  • [涨停早知道]关键词:新基建、猪肉(2020/3/12)

  • 扒股君览宏观 ①国常会: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降准力度。②两部门:支持建成一批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③发改委:进一步扩大鼓励外
  • [选股早知道]关键词:新基建、锂电池(2020/4/27)

  • 扒股君览宏观 ①央行、银保监会:统筹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好各项支持政策。②财政部、税务总局:普惠金融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期限延长四年。③农业农村部:立足抗灾夺丰收,
  • [选股早知道]关键词:锂电池、农业(2020/3/30)

  • 扒股君览宏观 ①国开行决定设立2500亿元专项贷款,加大对制造业支持力度,涉及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5G与光通信、大飞机、新型显示等领域。②北向资金27日净流入34.14亿元。个
  • [涨停早知道]关键词:5G、滞涨(2020/3/9)

  • 扒股君览宏观 ①外汇局:1月银行结汇10067亿元人民币。②海关总署:中国1-2月贸易逆差70.9亿美元;预估顺差388.5亿美元。③工信部召开加快5G发展专题会。④交通部:将农民工返岗包

最新文章

  • 【涨停预测】国轩高科等有望冲击涨停(名单)

  • 一、公告及信息 国轩高科:大众中国将成大股东 但在一定期限内放弃部分股份表决权 国轩高科公告,拟定增募资不低于60亿元,发行对象为大众中国。同时,国轩高科控股股
  • [选股早知道]关键词:芯片(2020/5/29)

  • 扒股君览宏观 ①民法典明年1月1日起施行。②我们推出的规模性政策不依赖基建项目。③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决议。④工信部:4月规模以上电子
  • 冯矿伟股市技巧点评:重心上移买入法

  • 【重心上移买入法则】股价经过一轮分时下行后,在底位出现一底更比一底高,形成重心上移态势。重心上移不一定都是底部,但底部一定是从重心上移开始的。重心上移的形态发生
  • 冯矿伟最新股市午评:颠簸剧烈不好赚钱

  • 如图:上证盘口上午基本是冲高回落,探底回升,高点附近我截图了博客直播的三句话,分别是:10:25分莫追高、10点26分大级别背离高点、10点30分的弱反跳水。高
  • 冯矿伟股市点评:分化行情依然持续

  • 近期A股走势很有个性,美股大跌能扛住,而美股开始缓和时才露出屠刀大幅杀跌,痛打那些一见强于美股就在吹嘘的嘴炮。而浪子最近不管是在早评还是直播当中,就已反复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