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炬高新1995年上市,是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的首家上市公司。但这个公司一直引以为傲的头衔只是在论辈分摆资历,现在好像没啥用,因为市场看重它是因为它生产的厨邦酱油。
不论中炬高新当初是基于何种原因收购了中山市美味鲜食品厂,是瞎猫碰了死耗子还是它确实有先见之明,1999年的这次收购都成就了今日的中炬高新。
1996年,美味鲜销售额过亿;
2001年,厨邦酱油推出;
2010年,“晒足180天”的广告推出;
2012年,美味鲜占公司的收入超过90%;
2018年,公司更换管理层,制定了自2019起的5年规划,聚焦食品主业,立志成为国内超一流的综合性调味品集团企业,在2023年实现收入过百亿、销量过百万吨的双百目标。
中炬高新现在的实际控制人是姚振华姚老板,不论这是否算野蛮人入侵,但我想说姚老板控股做的真漂亮。大概只有在被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控股的时候,中炬高新才会一直强调自己是首个国家级XXX,强调自己历史上的辉煌。姚老板新官上任三把火,明确表示把酱油做大做强,真棒!
你要是知道中炬高新既做稀土又卖摩托车配件、又去管理物业但是赚不到钱,你就会明白好好卖酱油比什么都强。
下面我们看下到2023年实现双百目标,对中炬高新来说意味着什么。
第一,收入过百亿意味着中炬高新将会做大量并购。
1996年美味鲜食品厂的销售额过亿;
2000年,美味鲜食品有限公司的销售额过2亿;
2010年,中炬高新调味品的收入为10.42亿;
2019年,调味品业务的收入为44.37亿。
销售额从1亿到10亿,美味鲜用了15年的时间;
在2023年收入过百亿,意味着美味鲜要用剩下的4年时间新增收入56个亿,意味着公司未来四年的年化增长率至少要达到20%。
但是201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的产量和销售收入均未超过10%,多年来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局面已经结束;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19年底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企业收入将超3700亿元,增速约为8%。
2014年开始,中炬高新的收入增速就没有超过20%的时候。
中炬高新要想让自身的增速两倍于行业增速,只能增加并购。中炬高新自己在年报里面也是这样说的:继续推动调味品投资和并购,做大做强调味品主业。
第二,销量过百万吨意味着中炬高新将会大幅增加产品品类。
2019年中炬高新调味品的销量有61万吨,其中酱油的销量为44.54万吨;2023年调味品销量达到100万吨,意味着未来4年销量的年化增速要达到13%。但是当前我国酱油的销量增速已是个位数,所以中炬高新想让销量保持高增速的方法就是扩大产品品类。
举例来说:
2018年中炬高新披露了调味品销量的分类,其中酱油的销量增速是7.81%。
2019年,中炬高新没有将调味品的销量细分,调味品的销量增速达到了15.17%。
所以只卖酱油实现不了销量过百亿的目标,中炬高新一定会扩大调味品的品类,前面提到的收购就是主要途径。
回过头来看,中炬高新和海天的发展历程和扩张途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第一,它们都是起源于清末的老字号,都经历了公私合营——国企——民企的发展过程。
海天起源于佛山酱园,美味鲜起源于香山酱园,它们也都在1950年代转制为公司合营的公司。后来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早在2005年,海天年产能超过100万吨的调味品生产基地就已经建成,但是美味鲜的目标是在2023年实现销量过百万吨的目标。
海天味业在2007年海天味业就成为了员工持股的全民营公司,国有股完全退出。但是中炬高新直到2019年实际控制人才变成了姚振华。不得不说海天有今天的成就,多亏了早期它就完成了股改。为什么美的比格力更有活力?为什么格力去年也在做股改?这样想想,我们还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企业的活力被释放出来,这就是投资机会。
第二,它们都靠卖酱油起家,然后通过并购扩大产品品类,做大做强。
中炬高新现在在走原来海天走过的路。海天通过收购广中皇进军腐乳行业,通过收购丹和进军醋业。中炬高新接下来通过收购扩大调味品品类,跟海天一样的套路。
实不相瞒,每当分析调味品企业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把它跟海天做比较,毕竟海天是行业的标杆,这种对比分析法,如本文所示,会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中炬高新要在2023年实现双百目标,我感觉难度挺大的,当然也许它比较擅长收购就真的能把销量凑足100万吨。调味品行业现在海天的市场份额最大,它会越来越大,美味鲜在原来错过的那些年已经无法弥补了。
希望它自2019年开始的五年规划、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现在一天睡10个小时,已经不能保证我头脑清醒了。
如果你们晚上9点后没收到我回复的消息,那我一定是关机睡觉了。
春困秋乏,这是自然现象,我要尊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