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成收入来自境外 大叶工业与大叶股份“缠缠绵绵”
近期,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叶工业”)预更新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主板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3673.34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IPO日报发现,这家公司和上市公司大叶股份的名称极为相似。
2020月9月1日,大叶股份(全称“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创业板上市。
事实上,大叶工业与大叶股份不仅名字相似,两者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了解,大叶工业成立于2001年,由舜龙电业、SKA、叶晓东出资设立。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叶晓东、裘柯夫妻二人合计控制大叶工业90.74%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2020年9月末,上市公司大叶股份的实控人为叶晓波,合计控制65.625%的股权。
而叶晓波与叶晓东为兄弟关系。某种意义上,大叶工业是大叶股份的“兄弟公司”,叶晓波的大叶股份成功上市后,叶晓东的大叶工业也紧随其后。
IPO日报发现,大叶工业发展至今,似乎也离不开叶晓波。
据了解,2005年9月至2010年1月,SKA始终持有大叶工业51.39%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直至2010年1月,SKA 将其持有的大叶工业21.39%股权以77万美元转让给叶晓东,SKA持有大叶工业的股份比例变更为30%,位列其第二大股东。
2014年6月,叶晓东又将其持有的大叶工业21.39%股权以77万美元转让给了SKA.SKA持有大叶工业的股份比例变更为51.39%,再次成为了公司第一大股东。
但令人不解的是,上述两次股权转让的比例和价格一样,且主体都是叶晓东和SKA,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2016年12月,叶晓东对大叶工业进行了增资,增资完成后,其持股比例为51.32%,超过了SKA的48.86%成为了大叶工业的第一大股东。
2017年10月,SKA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了姚叶投资,正式退出了大叶工业。
需要指出的是,自2005年7月起,SKA的股权架构为叶晓波、Angclica PG Hu各持有50%的股权,且叶晓波与Angclica PG Hu为夫妻关系。
直到2017年,Angclica PG Hu与叶晓波将其持有SKA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了叶晓东。2018年,SKA已经彻底注销。
可以看出,大叶工业实际上是由叶晓东兄弟俩与舜龙电业出资设立,且在一部分时间内,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SKA背后的叶晓波与Angclica PG Hu 夫妻。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IPO日报发现,这兄弟俩的公司还存在客户重迭、供应商重迭的情况。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大叶工业与大叶股份重合供应商的家数分别为55家、58家、57家、40家;重合的客户家数分别为19家、20家、20家、14家。
那么,为何大叶工业与大叶股份有这么多重迭的供应商及客户?两家公司是否存在同业竞争?
据了解,自成立以来,大叶工业一直专注于农林园艺灌溉及喷洒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通过国外家居商超、百货超市以及各类品牌商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中获得广泛认可。
2017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下称“报告期”),大叶工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434.86万元、35949.81万元、37196.16万元、21401.6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933.29万元、4439.3万元、8921.12万元、6280.83万元。
2019年,大叶工业的净利润同比上升了100.96%。其余时间段内,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均没有太大的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大叶工业能实现上述的业绩,主要是依赖境外的收入。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大叶工业在境外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2993.82万元、33556.28万元、34255.67万元、19680.09万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94.3%、94.79%、95%、94.25%。
也就是说,大叶工业每年至少有9成的收入是来自外销。
对此,大叶工业表示,若海外市场发生波动,或产品进口国的政策、经济、贸易政策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在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响应速度等方面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主要客户转向其他厂商采购,公司将面临营业收入增长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
细分国家来看,大叶工业外销的收入中每年至少有3成是来自美国。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大叶工业在美国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1683.38万元、12781.48万元、11356.45万元、7905.03万元,分别占当期总外销收入的35.41%、38.09%、33.15%、40.17%。
对此,大叶工业表示,若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升级,且直接涉及公司出口产品,或者其他进口国设置贸易壁垒,将会阻碍公司的市场开拓进程, 给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