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货币政策展现了“力度”和“温度”。三次降准,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创设“两项直达工具”,充分发挥了逆周期调节作用。
展望新的一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央行最新政策表态也明确稳字当头,对经济恢复保持必要支持力度,同时避免大水漫灌,强调政策“可持续性”。
保持连续性 不急转弯
盘点2020年,货币政策“暖意”频传。三次实施降准,多次释放中长期资金,推出涉及9万亿元货币资金的应对措施,广义货币和社融增速高于2019年。
伴随经济复苏,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如何?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季度例会上也予以重申,明确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表示,“不急转弯”是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是避免“政策悬崖”,做好过渡性安排。注重“政策时度效”,要求对政策时机、操作量进行把握,注重政策间的协调配合,强调系统性。
结构性的支持政策,尤其不会出现“一刀切”的退出。“预计疫情防控期间央行推出的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在2021年到期后甚至存在‘扩面增效’的可能,基础货币投放不太会因为再贷款退出而受影响。”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判断。
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也将注重可持续性。“保持可持续性,表明政策不能太松,但也不会太紧,既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也不会再搞大水漫灌的大幅宽松。”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认为,从“逆周期调节”到“跨周期管理”,实际上强调的就是“可持续性”,货币政策一方面不急转弯,另一方面也要逐步正常化,由于后疫情时代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不宜将货币政策用得太足,要为未来的政策操作留下空间。
宏观杠杆率趋于平稳
充裕的流动性带动信贷、社融快速增长,2020年11月末社融增速达到13.6%。伴随强有力的对冲政策,债务规模和杠杆率也出现阶段性上升。
央行行长易纲近期公开表示,在2020年抗疫的特殊时期,宏观杠杆率有所上升,2021年GDP增速回升后,宏观杠杆率将会更稳一些。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适当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使之长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轨道上。
“为什么在‘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的基调下,货币政策还要强调关注宏观杠杆率稳定,主要原因是宏观杠杆率对应的是信用,而不是货币。”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认为,宏观杠杆率明显上升也会积累一定金融风险。
王涵表示,“稳字当头”基调下,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稳定,成为货币政策目标函数主要考虑因素,但存量债务风险的化解仍旧需要控制信用增速来配合。这也预示着下一阶段“宽货币、紧信用”将是大概率组合。
同时,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仍将是货币政策关注重点。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四季度例会透露,着力打通货币传导的多种堵点,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巩固贷款实际利率水平下降成果,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针对贷款利率出现上行迹象,2020年11月末,央行打破惯例新作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保持流动性边际宽松,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以此稳住贷款利率水平。”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央行近期明确了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底线任务。
防范风险 筑牢安全网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
易纲指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过程中,防范金融风险是其中一项重大举措,要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与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
完善债券市场法制、稳妥有序推进高风险机构处置,金融安全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央行202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要求金融机构保持“风险中性”,防止部分企业脱离实需、加杠杆炒汇、投机套利行为带来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如何理解“风险中性”理念?唐建伟认为,可以理解为对待风险的态度,既不完全回避风险,也不主动追求风险,而是保持对风险的中性判断。
“之所以提出‘风险中性’理念,表明信用债、信贷等金融风险问题,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未来货币政策可能会更多考虑维持实体经济、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的稳定性,企业和金融机构应当避免过度扩张引发的金融风险。”颜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