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30年,从农田遍布到高楼林立,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重要象征。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不少和浦东新区一样具有开放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市场主体。
12月16日,陆家嘴金融城组织开展“LuTalk陆家嘴大讲堂——纪念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第五讲暨上海钻石交易所成立20周年专场活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胡炜、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上海钻石交易所总裁林强等分别讲述了上海钻石交易所从破土而出到茁壮成长的曲折故事。
炼成“钻石级”项目
“浦东开发开放30年就是把梦想变成现实,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创出了许多全国第一。上海钻石交易所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外合资的要素市场,是浦东开发开放的一个缩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胡炜感叹道。
据胡炜介绍,上海钻石交易所的建立始于1994年。当时,意大利第一钻石集团提出要在浦东建一幢钻石大楼。后来,以色列的艾森贝克集团也加入了这一项目。1997年,陆家嘴开发公司和艾森贝克的以色列联合发展有限公司(UDI)草签了上海钻石首饰交易中心项目合同。国务院于2000年批准上海钻石交易所成立,上海钻石交易所成为中国境内唯一的钻石进出口交易平台。
“当时我们都明确,钻石交易中心项目对浦东开发开放意义重大,特别是对陆家嘴金融功能是有力的推动,浦东新区有关部门和陆家嘴公司要把此项目作为一个‘钻石级’项目来推进。” 胡炜表示。
中国的钻石产业也受益于上海钻石交易所。数据显示,在上海钻交所成立以前,每年通过正规渠道进口的钻石金额只有约100万美元。受税收政策调整的激励,进口量不断增加,至2011年,通过上海钻交所累计进口额已飙升至50亿美元。2018年全年,通过上海钻交所进口的成品钻同比增长23.4%,至27.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要素市场
目前,陆家嘴已聚集了上海钻石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12家国家级要素市场和功能性金融基础设施。其中,上海钻石交易所是第一家也是全国唯一一家钻石交易所,也是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国家级要素市场。
徐建刚表示,上海钻交所树立了国际金融制度中国化的标杆。钻交所的发展过程,对国际金融规则中国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现在上海钻交所的整体运行机制和国际上完全一致。”徐建刚介绍称,“国际上通行的规则就是上海钻交所最大的规则。因此,这里就像一个小小的‘联合国’,大家都用同一套规则解决问题,很少有矛盾和摩擦。”
“上海钻石交易所有380家会员,其中60%是外资。在钻交所从事交易的公司,不论内资还是外资,都采取同样的条件和统一标准。”林强表示。
如今,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钻石消费国,上海成为世界钻石交易所联合会(WFDB)认可的世界五大钻石交易中心之一。上海钻石交易所总裁林强连选连任WFDB副主席,标志着上海钻交所的发展成就获得了国际钻石界及行业组织的普遍尊重与赞赏,也意味着上海钻交所已成为国际钻石行业规则制定的参与者和国际贸易秩序的维护者。
据悉,“LuTalk陆家嘴大讲堂——纪念浦东新区开发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主要以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现场互动等形式进行,受邀嘉宾既有参与浦东开发开放的亲历者、建设者、见证者等,也有代表性企业、机构的负责人。本次活动由陆家嘴管理局、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主办,由交通银行独家支持,由东方艺术中心、荣正咨询承办,上海证券报作为特约媒体支持。本次系列活动将在新华社现场云、第一财经、新浪、百度、凤凰网等平台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