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三大指数集体大跌。创业板指领跌,跌逾2%。上证指数高开下挫,全天维持单边下行趋势,可见空头势力很足。板块全面下挫,饮料制造、有色、钢铁、军工等跌幅居前,仅汽车、采掘服务等寥寥几个板块红盘。
截止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362.33点,下跌40.49点,跌幅1.19%。成交额3835亿。深证成指报收13656.09点,下跌246.45点,跌幅1.77%,成交额4799亿。两市合计成交额8634亿。创业板指报收2615.53点,下跌59.27点,跌幅2.22%,成交额1873亿。沪深两市,个股上涨799只,下跌3261只,涨停49只,跌停23只。沪股通净流入亿17.82元,深股通净流入-14.85亿元,北向资金共计流入2.97亿元。
后市展望:
今天全天市场几乎就是以单边下行为主,虽然早上因为外围刺激小幅高开,但是随后先是创业板指在医药蓝筹的拖累下一路下挫,接着主板的石油采掘、汽车制造等强势股也相继回落,主板被创业板指拖累震荡翻绿。下午开盘后也是延续了上午震荡调整走势,最后尾盘各指数皆收为一根中阴线,沪指跌幅超1%,创业板指跌幅超2%。
盘面上,蓝筹中仅险资、石油板块维持红盘,周期股重挫领跌,券商板块午后做空,两市再现尾盘杀。题材上新能源车、5G、中国芯等少数结构活跃,其余题材整体低迷,创业板领跌两市。截至收盘,两市共涨停31只,跌停15只,空方占优。
技术面上,今天各指数皆收于一根光脚阴线,说明现在市场空头情绪较强,指数存在调整需求,如果主板接下来还想要进一步回踩继续释放空头情绪的话,则先关注下方18日线支撑,而创业板指则关注其前期2593的小低点支撑。
策略上,市场短线有宽幅震荡的需求,但也无需过于恐慌,因为市场本身并没有重大利空风险,主要还是因为指数在上攻3458高点之前存在洗盘蓄势的过程,而且大盘三线多头排列趋势良好,抄底逃顶指标红柱运行,操作上继续控制仓位,耐心等待市场消化完抛压之后的反攻。
观点:四季度最重要的靴子落地,迭加市场较强的基本面支撑以及此前调整风险的释放,市场风险偏好将集中回升。在经济基本面的加速复苏以及流动性合理充裕之下,市场向好趋势的逻辑并未发生改变,结构性行情仍值得期待。短期,顺周期板块集中上行以及沪指一度重返3400点之后,市场跨年行情跃跃欲试,板块轮动机会或将延续。
今日,市场迎来调整,其中有色、钢铁等资源股代表的顺周期类板块迎来杀跌,而这也是近期连续走强下,顺周期板块的首次集中调整,至于此处的调整是洗盘还是阶段高点,仍需进一步观望,但周期股的行情并没走完,尤其是全球经济复苏下的景气度的回升提振。
不过,在近期行情走势过程中,医药股的回调貌似就不仅仅是洗盘这么简单了。数据显示,截止昨日收盘,共有25只医药股最新股价较年内高点回撤超过50%,其中多数来自于医疗器械于生物制品两大细分板块。实际上,今年不少医疗器械行业公司业绩出现爆发式增长,带动公司股价水涨船高。但大幅走高以及业绩短期透支下,也难免出现股价的回落。而对于医药股整体来说,或许看好的还在于长期的赛道,中长期仍可继续跟踪,但阶段性的配置还需考虑波段走势。
和医药齐名的还有白酒板块,经历了一线品牌白酒大涨以及其他品种的补涨行情之后,今日白酒为首的酿酒板块迎来集体重挫。盘中金枫酒业跌停,百润股份、会稽山、青青稞酒等多股大跌逼近跌停。不过有别于医药股的是,白酒股的提价空间以及盈利能力仍保证的业绩的不断向好,这也有助于白酒股的整体向好表现。
除了医药、酿酒之外,食品类板块今日走势也不乐观,此前强势的榨菜股、乳制品以及零食等品种,下半年以来也是频频走低,多数从10月份以来回撤在20%左右。
由此,大消费品种经历了上半年的“疯狂”之后,下半年整体处于相对的整理以及调整过程中,而这是否表明大消费概念行情结束了呢?实际上,如果从经济发展角度,大消费行情还处于上行趋势中,毕竟大循环以及消费升级下,消费的空间依旧很大。但从市场的阶段性表现看,还在于估值的高企以及资金配置的调整。所以,大消费板块行情未结束,但好的配置时机,或许仍需等待。
回到市场当中,伴随着消费类标的的回调,近期周期股明显占据上风,而三季度以来,随着资金的调仓换股,周期股也迎来了资金的追捧,在经济复苏的共同作用下,上行也是情理之中。不过,毕竟是周期属性,而且补涨的需求也在,迭加市场热情的提振,行情仍有发展的大概率。但周期股的持续性有多长,目前仍需观望,不过科技以及消费驱动下,周期股的纵深行情或要适当降温。
总之,连续大涨的大消费类标的回撤并非坏事,相反,这些标的回撤所砸出了坑,正是市场新的机会所在,尤其是当前经济不断复苏下市场基本面的较强支撑以及流动性合理充裕下的不断提振。所以,目前行情更适合均衡配置,坚守住以周期股为首的底仓,同时耐心等待新的低吸机会以及做好新的调仓换股的准备。而具体的机会以及标的上,可跟踪和关注以下几点:1、标配低估值的周期股,大金融为首;2、跟踪景气度比较好的行业,比如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3、内需消费中的相关品种,家电以及家居等;4、科技板块的反弹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