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沪指累计下跌0.06%,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跨年行情已经开启,信用违约的影响主要是短期的脉冲冲击,随着之后市场进一步出清,行情有望回归向上趋势。在外部不确定性消化,内部政策预期升温之下,继续看好当前至明年一季度的跨年行情。建议利用震荡积极布局。
投资策略:关注“十四五”规划相关投资机会,如新能源、军工、半导体等板块;景气角度:关注新能源、机械、家电、汽车、化工等板块。
11月15日,15国签署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中国主导下打造超级经济圈,相关主题迎来投资机会,有助于提振市场人气。若题材类板块能够延续活跃,将有助于市场人气的整体修复,对沪指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如果量能同时配合有效放大,短期震荡整理之后沪指有望再度冲击3400点阻力区域。
相较于沪指,创业板指在周二、周三连续两日大跌之后,近两个交易日有所企稳,短期继续向下动能有限。即使创业板指继续下探,下方2500-2600点区域也具备较强支撑,下行空间收窄,可提前布局修复性反弹。
配置方向,关注四条主线:1、受益于经济复苏的板块,可重点关注出口链修复机会,航运、化工、机械、建材、家电、轻工家居、纺织服装等;2、受益于涨价预期的周期类品种,重点关注煤炭、水泥板块;3、中期景气上行的新能源汽车板块;4、RCEP主题投资机会,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产业链、金融科技、物流、先进制造等。
信用风险扰动只是震荡格局插曲,维持3100-3500点震荡格局不变。风险偏好下行之下,拥抱业绩确定性溢价,低风险特征股票受益。
推荐“可选消费+中国制造”两条主线:(1)后疫情时期内需改善迭加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上升,盈利边际改善对冲风险偏好下行,可选消费优于必选消费。推荐:酒店/白酒/汽车/家电/航空。(2)坚韧的供应链体系、较大的成本优势及加速的产品迭代令中国制造维持全球竞争力,盈利修复程度将超预期。推荐:新能车/光伏/机械。
从本次危机的影响来看,信用危机初期往往引发流动性紧张,进而压制股市风险偏好,后续央行大概率将继续出手补充流动性,缓解市场紧张情绪。危机解除后,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快速回归。中长期来看,当前经济状态仍在恢复、信贷供需两端向好、中央政府债务仍有腾挪空间,整体风险可控。
综合来看,永煤事件停留在孤立层面的概率偏大,持续时间可能较短,流动性危机缓解后,股市将回到自身逻辑中,继续为经济复苏定价。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市场短期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预期会受到一些压制,但市场对信用事件影响及货币政策收紧也正呈现出担忧过度的迹象,在恐慌消散之后,随着疫苗普及的临近、中国经济的持续修复和展望年初流动性预期的提振下,市场依然有望震荡上行。配置方向以顺周期景气、制造业回流、上游价格上涨为主线,同时重点关注清洁能源、“十四五”、弱美元、中美贸易修复等方向,行业上重点关注:化工、煤炭、有色、白电、钢铁、电子、机械、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
整体虽然短期市场有所波折,但是改革预期推动风险偏好的中期逻辑并未被破坏,随着扰动因素的消退,市场将逐步重回正轨,建议投资者积极布局年末行情。行业重点关注: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半导体、军工、计算机、汽车、工程机械、食品饮料等,主题关注:国企改革、数字货币、燃料电池等。
中期来看,不影响A股处于“信用收缩前期”的核心矛盾。“信用收缩前期”把握业绩的确定性,继续看好两大方向:(1)产业周期带动下,业绩高增长能够延续到明年的方向:高端制造(生产线设备、军工上游、新能源(车)、消费电子)。(2)受损于疫情、但Q3业绩边际改善迭加三季报超预期的方向:可选消费(家电、汽车、家具、保险)。
疫苗确定性进展增强全球复苏前景,出口链仍是重要线索。金融条件进一步向中性回归,A股对资产质地和安全边际要求提升。配置:1、出口链及国内交互放开带来景气修复提速的可选消费/服务(汽车、休闲服务、家电);2、涨价或需求改善配合产能/库存周期启动制造业(通用机械、工业金属、玻璃);3、景气拐点确认的低估低配大金融(保险、银行),主题投资关注国企改革(上海深圳国资区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