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前基本面、流动性、政策预期、海外市场等多重因素,A股成交量维持低位,上证指数连续多日徘徊在2900点下方,尽管市场正在选择下一步的运行方向,但是部分个股仍然锐气不减,批量创出新高。
当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重创全球资本市场,拥有长景气周期的医药行业结构性机会凸显。
进入5月份,医药行业整体涨幅继续处于28个申万一级行业前列,远远跑赢同期大盘。《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剔除年内上市次新股后,本周以来,94只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的A股中,医药股占据26席,强势股数量位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成为当之无愧的牛股温床。
对于医药股受青睐的原因,记者通过梳理发现有以下五大因素:
首先,业绩表现突出。210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2019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行业内上市公司家数比例为64.81%。其中,33家公司2014年至2019年连续六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且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也实现了同比增长,包括长春高新、普利制药、恒瑞医药、益丰药房、柳药股份、凯莱英、万孚生物、华东医药、贵州三力、新华制药、老百姓等在内的11家公司最近6年以及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次,新机遇与行业整合延续并存。2020年5月1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公告》,同日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等3个技术指导文件,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正式落地,注射剂行业整合提速成为机构共识。在国金证券分析师王麟看来,有规范的研发和高品质注射剂生产注册申报的企业有望先行,综合考虑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申报数量,相关受益上市公司涉及:科伦药业、中国生物制药、健友股份、普利制药等。
第三,需求相对刚性。工银瑞信医疗保健研究团队负责人、工银养老产业和工银前沿医疗基金经理赵蓓认为,今年医药行业已经积累了较大涨幅,主要是因为在疫情期间医药的需求相对刚性,所以受到的影响相对其他行业较小;此外部分与抗疫相关需求的增长也拉动了行业的需求。“二季度以后,预计市场的主线一方面在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另一方面在于海外疫情拉动的部分抗疫相关需求。前期受到疫情影响的医药需求正在快速恢复,以及与海外抗疫需求相关的子行业或公司,预计二季度会有较为强劲的表现。”
第四,避险作用明显。众所周知,医药行业由于其弱周期属性,往往作为震荡市的避风港,在大盘进入震荡盘整期后,医药行业的防御属性逐渐凸显。
第五,机构积极持股。数据显示,212只医药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社保基金、险资、QFII、券商、基金等五类机构身影,占行业内成份股比例为65.43%。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收获一波上涨行情之后,医药板块的后市发展更牵动人心。
森瑞投资董事长林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药板块未来表现不会齐涨齐跌,而是逐步分化,不断推动结构性行情的演进过程。
医药股布局方面,林存告诉记者,要着眼于老龄化和创新迭代及国产化崛起的长期思路,不断挖掘各个大类及细分行业。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医疗器械板块、生物制品及专业服务类的行业和公司会长期不断向上。展望未来数年,中国可能出现一大批超级医药企业,届时,医药股的市值可达千亿元甚至万亿元,百元甚至几百元的医药股股价会层出不穷。因此,对于医药股的投资,必须细致挖掘,而且要长期的跟踪和持有,才可以真正获得丰厚收益。而不是拘泥于短期带动,或者一个季度的热潮。
与此同时,盈亚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顾问易凯在《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对医药股需要关注业绩增长、政策扶持、市场容量三个领域。短期关注中报预增的医药股,中长期可关注慢病管理、中医药保健、疫苗防疫保健、民营医疗服务与养老等政策扶持红利、市场容量较大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